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可持续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19-28页 |
·可持续增长理论 | 第19-25页 |
·可持续增长 | 第19-20页 |
·可持续增长模型 | 第20-21页 |
·可持续增长率 | 第21-22页 |
·可持续增长率与经营业绩和财务政策的关系 | 第22-25页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5-28页 |
第3章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 第28-38页 |
·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 | 第28页 |
·信息技术产业的特征 | 第28-31页 |
·信息技术产业的一般特征 | 第28-30页 |
·信息技术产业的全球化特征 | 第30-31页 |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31-34页 |
·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现状 | 第34-38页 |
·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 第34-35页 |
·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第4章 影响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因素 | 第38-41页 |
·影响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财务因素 | 第38-39页 |
·影响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非财务因素 | 第39-41页 |
第5章 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的评价研究 | 第41-59页 |
·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41-42页 |
·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的财务指标构成 | 第42-46页 |
·营运能力指标 | 第42-43页 |
·盈利能力指标 | 第43-44页 |
·偿债能力指标 | 第44-45页 |
·成长能力指标 | 第45-46页 |
·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评价模型 | 第46-48页 |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研究方法简介 | 第47-48页 |
·研究过程及输出结果 | 第48-55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主因子得分分析 | 第55-56页 |
·对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综合得分的分析与评价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 | 第59-65页 |
·主要结论 | 第59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59-60页 |
·提升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的相关对策 | 第60-65页 |
·财务角度的策略选择 | 第60-61页 |
·企业战略角度的策略选择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1 可持续增长能力 Z 值计算表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