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概述 | 第8-13页 |
·车-桥耦合振动研究历史 | 第9-10页 |
·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特点 | 第10-13页 |
·车-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典型软件介绍 | 第13-16页 |
·联合开发的TTBSIM介绍 | 第13-14页 |
·中南大学开发的G-SAP介绍 | 第14-15页 |
·DLR开发的SIMPACK介绍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6-19页 |
·本文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车-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9-39页 |
·列车模型的建立 | 第19-32页 |
·多体动力学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多体动力学与车辆动力学 | 第21-22页 |
·车辆模型拓扑图 | 第22-23页 |
·车辆动力学参数 | 第23-25页 |
·车辆模型自由度 | 第25页 |
·轮轨接触关系 | 第25-27页 |
·系统激励源 | 第27-28页 |
·模型中的非线性因素 | 第28-30页 |
·动车组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动车组运行稳定性判定 | 第31-32页 |
·桥梁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桥梁结构动力学方程 | 第32页 |
·桥梁动力子结构法 | 第32-34页 |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 | 第34页 |
·桥梁动力响应的求解 | 第34-35页 |
·列车模型与桥梁模型的耦合 | 第35-36页 |
·弹性结构在多体系统中的实现 | 第35-36页 |
·弹性结构导入接FEMBS | 第36页 |
·有限元与多体系统数据交换 | 第36页 |
·车-桥耦合振动动力响应评定标准 | 第36-39页 |
·列车动力响应评价指标 | 第37-38页 |
·桥梁动力响应评价指标 | 第38-39页 |
3 基于SIMPACK简支梁车-桥耦合动力响应验证 | 第39-47页 |
·简支梁桥结构概况 | 第39页 |
·简支梁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39-41页 |
·简支梁桥车-桥耦合动力响应计算结果验证 | 第41-46页 |
·列车与桥梁模型的耦合 | 第41-42页 |
·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综合对比 | 第42-43页 |
·车-桥耦合车辆动力响应分析 | 第43-45页 |
·车-桥耦合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基于SIMPACK钢桁梁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 | 第47-62页 |
·工程背景 | 第47-48页 |
·桥梁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 | 第49-51页 |
·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 | 第51-61页 |
·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结果汇总 | 第52-54页 |
·车-桥耦合车辆动力响应分析 | 第54-58页 |
·车-桥耦合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