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前言 | 第10-16页 |
| 第一章 《兒傳》形容詞重疊形式的類型及特點 | 第16-28页 |
| 一、AA 式 | 第16-18页 |
| (一)AA_1式 | 第16-18页 |
| (二)AA_2式 | 第18页 |
| 二、ABB 式 | 第18-21页 |
| (一)ABB_1式 | 第19-20页 |
| (二)ABB_2式 | 第20-21页 |
| 三、AAB 式 | 第21页 |
| 四、AABB 式 | 第21-24页 |
| (一)AABB_1式 | 第22-23页 |
| (二)AABB_2式 | 第23-24页 |
| (三)AABB_3式 | 第24页 |
| 五、ABAB 式 | 第24-25页 |
| 六、A 裏 AB 式 | 第25-28页 |
| 第二章 《兒傳》形容詞重疊形式的句法功能 | 第28-36页 |
| 一、作主語 | 第28页 |
| 二、作謂語 | 第28-30页 |
| (一)AA 式 | 第28-29页 |
| (二)ABB 式 | 第29页 |
| (三)AABB 式 | 第29页 |
| (四)ABAB 式 | 第29-30页 |
| 三、作賓語 | 第30-31页 |
| (一)AA 式 | 第30页 |
| (二)AABB 式 | 第30页 |
| (三)ABB 式 | 第30页 |
| (四)A 裏 AB 式 | 第30-31页 |
| 四、作定語 | 第31页 |
| (一)定語後加“的”與不加“的” | 第31页 |
| (二)定語連用 | 第31页 |
| 五、作狀語 | 第31-33页 |
| (一)狀語後加“的”與不加“的” | 第32页 |
| (二)狀語連用 | 第32-33页 |
| 六、作補語 | 第33-34页 |
| (一)“得+形容詞重疊形式+的” | 第33页 |
| (二)“的+形容詞重疊形式+的” | 第33-34页 |
| (三)“得+形容詞重疊形式” | 第34页 |
| (四)“的+形容詞重疊形式” | 第34页 |
| 七、作獨立句子成分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兒傳》形容詞重疊形式的語法意義及修辭功能 | 第36-42页 |
| 一、《兒傳》形容詞重疊的語法意義 | 第36-40页 |
| (一)表量性特徵 | 第36-37页 |
| (二)表狀態性 | 第37-39页 |
| (三)表強調 | 第39页 |
| (四)表主觀估價 | 第39-40页 |
| 二、《兒傳》形容詞重疊形式的修辭功能 | 第40-42页 |
| (一)描繪形象,生動傳神 | 第40页 |
| (二)表情達意,貼切恰當 | 第40-41页 |
| (三)節奏和諧,韻律優美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兒女英雄傳》形容詞重疊形式的歷時比較 | 第42-46页 |
| 一、與《紅樓夢》比較 | 第42-43页 |
| (一)類型 | 第42-43页 |
| (二)句法功能 | 第43页 |
| 二、與現代漢語相比 | 第43-46页 |
| (一)類型 | 第44页 |
| (二)句法功能 | 第44-45页 |
| (三)組合功能 | 第45-46页 |
| 結語 | 第46-50页 |
| 參考文獻 | 第50-54页 |
| 附錄 A 《兒女英雄傳》形容詞重疊形式詞表 | 第54-57页 |
| 致謝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