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7页 |
·蛭纲概述 | 第9-12页 |
·国外蛭纲分类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国内蛭纲分类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蛭纲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金线蛭属概述 | 第12-14页 |
·光润金线蛭Whitmania laevis形态特征 | 第13页 |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形态特征 | 第13页 |
·尖细金线蛭Whitmania acranulata形态特征 | 第13-1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7页 |
第2章 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及SPSS探讨金线蛭属三种水蛭的形态差异 | 第17-49页 |
·几何形态测量学的概述及应用 | 第17页 |
·SPSS概述及应用 | 第17-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实验标本的采集地及分类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5页 |
·分析结果 | 第25-47页 |
·三种金线蛭体长与前后吸盘面积相关性的拟合 | 第25-34页 |
·金线蛭属三种水蛭的散点图分析结果 | 第34-40页 |
·三种金线蛭箱线图分析结果 | 第40-44页 |
·三种金线蛭前后吸盘聚类分析结果 | 第44-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金线蛭属三种水蛭的体长与前后吸盘大小存在对应的关系 | 第47页 |
·三种金线蛭的前后吸盘形态在种内较稳定,在种之间的差异较明显,可作为辅助的分类特征 | 第47-49页 |
第3章 金线蛭属三种水蛭颚的形态比较研究 | 第49-57页 |
·解剖学概述 | 第49页 |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概述及应用 | 第49-5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0-51页 |
·实验标本的采集地及分类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 | 第51-54页 |
·Olympus SXZ12体视显微镜的拍照结果 | 第51-52页 |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拍照结果 | 第52-54页 |
·讨论 | 第54-57页 |
·金线蛭属三种水蛭传统分类特征比较以及用颚进行分类的优点 | 第54页 |
·金线蛭属三种水蛭颚的形态特征及其与食性的关系 | 第54-55页 |
·为金线蛭属分类提供新的依据以及对水蛭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 第55页 |
·水蛭养殖的趋势 | 第55-57页 |
第4章 总结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