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QT和GSM的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智能家居发展状况第11-12页
  1-2-1. 智能家居国外发展状况第11页
  1-2-2. 智能家居国内发展状况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说明第12-14页
第二章 嵌入式智能家居总体设计方案第14-24页
 §2-1 总体设计第14-19页
  2-1-1. S3C2440 处理器第14-15页
  2-1-2. GSM 模块第15-16页
  2-1-3. 温度传感器第16页
  2-1-4. 红外传感器第16-17页
  2-1-5. 天然气传感器第17-18页
  2-1-6. 烟雾浓度传感器第18页
  2-1-7. ZigBee 模块第18-19页
 §2-2 相关技术介绍第19-24页
  2-2-1. QT 介绍第19页
  2-2-2. GSM 技术介绍第19-20页
  2-2-3. ZigBee 技术介绍第20-22页
  2-2-4. Linux 操作系统介绍第22-24页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24-29页
 §3-1 传感器硬件电路第24-25页
  3-1-1. 温度传感器硬件电路第24页
  3-1-2. 门禁传感器硬件电路第24页
  3-1-3. 气敏传感器硬件电路第24-25页
  3-1-4. 蜂鸣器硬件电路第25页
 §3-2 GSM 模块硬件电路设计第25-27页
  3-2-1. IGT 电路图第25-26页
  3-2-2. TC35i 电路图第26-27页
 §3-3 ZigBee 硬件电路设计第27-29页
  3-3-1. RS232 电路图第27页
  3-3-2. JTAG 电路图第27-28页
  3-3-3. CC2430 电路图第28-29页
第四章 智能家居系统软件平台建立第29-37页
 §4-1 U-boot 移植第29-31页
  4-1-1. U-Boot 目录结构第29页
  4-1-2. U-Boot 移植第29-31页
  4-1-3. U-Boot 编译第31页
 §4-2 Linux 移植第31-33页
  4-2-1. Linux 源代码目录结构第31-32页
  4-2-2. Linux 内核剪裁第32页
  4-2-3. Linux 内核编译第32-33页
 §4-3 QT 移植第33-34页
  4-3-1. 准备工作第33页
  4-3-2. 本机编译 QT第33页
  4-3-3. 交叉编译 Qt/Embedded第33-34页
 §4-4 根文件系统制作第34-37页
  4-4-1. Busybox 移植第34页
  4-4-2. 根文件系统制作第34-37页
第五章 智能家居系统应用软件设计第37-63页
 §5-1 传感器驱动设计第37-41页
  5-1-1. Linux Driver 介绍第37-38页
  5-1-2. 温度传感器驱动设计第38-39页
  5-1-3. 蜂鸣器驱动程序设计第39-40页
  5-1-4. 红外传感器驱动设计第40页
  5-1-5. 气敏传感器驱动设计第40-41页
 §5-2 短消息发送和接收处理程序设计第41-46页
  5-2-1. 短消息编码格式第41-42页
  5-2-2. 短消息发送程序设计第42-44页
  5-2-3. 短消息接收和解析程序设计第44-46页
 §5-3 QT 用户界面设计第46-51页
  5-3-1. 密码验证界面设计第46-47页
  5-3-2. 密码设置界面设计第47页
  5-3-3. GSM 短消息设置界面设计第47-48页
  5-3-4. 传感器设置界面设计第48-49页
  5-3-5. 设备定时界面设计第49-50页
  5-3-6. 主界面设计第50-51页
 §5-4 设备监控进程第51-53页
 §5-5 ZigBee 协议栈第53-57页
  5-5-1. OSAL 介绍第53-54页
  5-5-2. ZDO 层 API 介绍第54-55页
  5-5-3. AF 层 API 介绍第55-57页
  5-5-4. APS 层 API 介绍第57页
  5-5-5. NWK 层 API 介绍第57页
 §5-6 协调器节点程序设计第57-59页
 §5-7 传感器节点程序设计第59-61页
 §5-8 设备控制节点程序设计第61-63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第63-68页
 §6-1 GSM 模组测试第63页
 §6-2 终端节点通信测试第63-65页
 §6-3 总体测试第65-68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页信息智能采集与个性化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复杂动态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势场平衡路径规划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