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发酵法制氨基酸论文

双酶偶联制备L-苯丙氨酸

摘要第1-6页
ABSTACT第6-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4页
   ·多酶偶联反应体系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自偶联反应体系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种间偶联反应体系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辅因子再生偶联体系第14-16页
       ·底物偶联体系第16-17页
     ·多酶偶联反应体系研究的发展趋势第17-19页
       ·自偶联反应体系的不足第17页
       ·种间偶联反应体系的优势第17-18页
       ·固定化技术在多酶偶联反应体系中的应用第18-19页
   ·酶法合成L-苯丙氨酸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L-苯丙氨酸的性质和应用第19页
     ·L-苯丙氨酸的酶法制备方法第19-21页
       ·以乙酰氨基肉桂酸为前体的酶法合成第20页
       ·以反式肉桂酸为前体的酶法合成第20-21页
       ·以苯丙酮酸为前体的酶法合成第21页
   ·多酶偶联反应体系在酶法制备L-苯丙氨酸中的应用第21-22页
     ·自偶联多酶反应体系制备L-苯丙氨酸第21-22页
     ·种间偶联多酶反应体系制备L-苯丙氨酸第22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2-24页
     ·研究目的第22-2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谷氨酸脱氢酶发酵产酶条件的研究第24-35页
   ·引言第24-26页
     ·谷氨酸脱氢酶简介第24-25页
     ·发酵产酶第25-26页
   ·实验材料第26-27页
     ·实验试剂第26-27页
     ·实验仪器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29页
     ·菌种来源第27页
     ·菌种培养第27页
     ·尿素流加方式对酶活的影响第27-28页
     ·培养基组分优化实验第28页
     ·发酵条件优化实验第28页
     ·酶活的测定第28-29页
       ·菌体的处理方法对酶活测定的影响第28-29页
       ·酶活的测定第29页
     ·发酵液的生物量测定第2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9-34页
     ·菌体的处理方法对酶活测定的影响第29-30页
     ·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第30-32页
       ·微生物细胞的生长曲线和产酶曲线第30-31页
       ·发酵培养基组成配比对酶活的影响第31-32页
     ·发酵过程的研究第32-34页
       ·尿素流加方式对酶活的影响第32-33页
       ·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谷氨酸脱氢酶催化反应的性质研究第35-46页
   ·引言第35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实验材料第35-36页
       ·菌种来源第35页
       ·实验试剂第35-36页
       ·实验仪器第36页
     ·实验方法第36-37页
       ·菌体收集与处理第36页
       ·氨化反应第36页
       ·L-谷氨酸的测定第36-3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5页
     ·转化反应时间的选择第37页
     ·酶量的选择第37-38页
     ·氨基供体对酶反应的影响第38-40页
       ·氨基供体的选择第38-39页
       ·氨基供体与α-酮戊二酸的配比对酶反应的影响第39-40页
     ·pH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0页
     ·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0-41页
     ·底物浓度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1-42页
     ·相关化合物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2页
     ·金属离子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2-43页
     ·破壁剂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3-44页
     ·辅酶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4页
     ·氮气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以L-谷氨酸为氨基供体的转氨反应研究第46-55页
   ·引言第46-47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实验材料第47页
       ·菌株来源第47页
       ·实验试剂第47页
       ·实验仪器第47页
     ·实验方法第47-48页
       ·转氨反应第48页
       ·L-谷氨酸测定第48页
       ·苯丙酮酸的测定第48页
       ·L-苯丙氨酸的测定第4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4页
     ·pH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8-49页
     ·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9页
     ·底物配比对酶反应的影响第49-50页
     ·苯丙酮酸浓度对酶反应的影响第50-51页
     ·NH_4Cl对酶反应的影响第51-52页
       ·天冬氨酸转氨酶对NH_4Cl的利用第51-52页
       ·NH_4Cl浓度对转氨反应的影响第52页
     ·金属离子对酶反应的影响第52-53页
     ·酶反应转化曲线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双酶偶联反应制备L-苯丙氨酸的研究第55-68页
   ·引言第55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5-57页
     ·实验材料第55-56页
       ·菌株来源第56页
       ·实验试剂第56页
       ·实验仪器第56页
     ·实验方法第56-57页
       ·双酶偶联反应第56-57页
       ·L-谷氨酸的测定第57页
       ·苯丙酮酸的测定第57页
       ·L-苯丙氨酸的测定第5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7-66页
     ·双酶配比对酶反应的影响第57-58页
     ·pH对双酶反应的影响第58-59页
     ·温度对双酶反应的影响第59页
     ·苯丙酮酸浓度对双酶反应的影响第59-61页
     ·底物配比对双酶反应的影响第61-62页
     ·NH_4Cl配比对双酶反应的影响第62页
     ·双酶反应的转化曲线第62-63页
     ·减轻底物抑制采取的几种措施第63-65页
       ·GDH加入时间对双酶反应的影响第63-64页
       ·L-谷氨酸流加对双酶反应的影响第64-65页
     ·破壁剂对双酶反应的影响第65-66页
     ·金属离子对双酶反应的影响第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8-71页
   ·结论第68-69页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米曲氨基酰化酶的液态发酵及其固定化
下一篇:环氧乙烷的吸收和催化水合法合成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