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新形势下福建省农业发展 | 第15-20页 |
·福建农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 第15-17页 |
·农业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农业产业结构继续深化 | 第15-16页 |
·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 | 第16页 |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 第16页 |
·农业对外开放呈现新的发展势头 | 第16-17页 |
·农业科学技术支撑体系日渐完善 | 第17页 |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增强 | 第17页 |
·福建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耕地资源不断减少 | 第17页 |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 第17页 |
·农业增长不增收,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 | 第17-18页 |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 | 第18页 |
·农民合作组织少,农民素质低 | 第18页 |
·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18页 |
·农业发展的优势 | 第18-20页 |
·“海西效应”凸显 | 第18页 |
·闽台合作深化 | 第18-19页 |
·具备“工业反哺农业”能力 | 第19-20页 |
3 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和技术需求分析 | 第20-26页 |
·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第20-21页 |
·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 | 第20页 |
·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农业产业结构图的绘制及各环节的技术需求分析 | 第21-26页 |
·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图的绘制 | 第21-22页 |
·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中各环节的技术需求分析 | 第22-26页 |
4 福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发展 | 第26-37页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发展 | 第26-31页 |
·新品种良种选育技术 | 第26-27页 |
·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技术 | 第27-28页 |
·储藏、保鲜、加工及利用技术 | 第28页 |
·农业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水平 | 第28-29页 |
·农业持续增产重点技术及高新技术 | 第29-31页 |
·水稻产业技术水平 | 第31-32页 |
·生猪产业技术水平 | 第32-33页 |
·茶叶产业技术水平 | 第33-37页 |
·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遗传育种 | 第34页 |
·茶叶丰产优质栽培水平不断提高 | 第34页 |
·茶叶加工技术有较大突破 | 第34页 |
·茶叶产业化进程加快 | 第34-37页 |
5 产业技术体系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 第37-39页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农业科技及农业转型升级的联系 | 第37页 |
·产业技术体系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 第37-39页 |
·提高人员素质,提供人力保证 | 第37页 |
·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资源保障 | 第37-38页 |
·创新农业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 第38页 |
·改善制度体系,提供制度保证 | 第38-39页 |
6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模式 | 第39-44页 |
·农业科研体系建设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 第39-40页 |
·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体系为现代农业转型提供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模式 | 第40-41页 |
·权责分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海西农业生产主体自我发展能力的模式 | 第41-42页 |
·政府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转型提供良好环境 | 第42-44页 |
7 构建海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政策保障体系 | 第44-49页 |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供坚实科技源 | 第44-45页 |
·改革科研财政支出管理体制 | 第44页 |
·完善对农业研发人员的激励和绩效考核体系 | 第44页 |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提高农业科研资源配置效率 | 第44-45页 |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主体作用 | 第45页 |
·强化农业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 第45页 |
·建立扶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元投入体系 | 第45页 |
·鼓励企业参与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 第45页 |
·实现农业技术重点领域突破,为农业产业链提供可靠的技术体系支撑 | 第45-46页 |
·种养业要加强动植物良种培育技术,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 | 第45-46页 |
·农产品加工流通业要在农业标准化、质量安全上取得技术突破 | 第46页 |
·加大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闽台技术转化合作平台 | 第46页 |
·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扩散的有效载体 | 第46-47页 |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推介作用 | 第46-47页 |
·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业技术推广应用 | 第47页 |
·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类措施 | 第47页 |
·积极推进高新农业技术研发,把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 第47-49页 |
·扶持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47页 |
·大力开发信息农业技术,构建智能化多功能农业信息数据库 | 第47-48页 |
·鼓励农产品安全高新监测与控制技术研发,构建健康农业产业链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