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一、 国内研究第12页
  二、 国外研究第12-14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第14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五节 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概述第16-23页
 第一节 财政风险金融化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一、 新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第16-17页
  二、 风险传染性理论第17页
  三、 风险隔离原理第17-18页
 第二节 财政风险金融化的界定第18-20页
  一、 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概念第18-19页
  二、 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危害第19-20页
 第三节 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成因第20-23页
  一、 财政资金不足第21页
  二、 政府职能未根本转变第21-22页
  三、 政府过多注重政绩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财政风险的现状及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途径和法律问题第23-37页
 第一节 我国财政风险的现状第23-26页
  一、 我国的财政赤字风险状况第23-25页
  二、 我国的财政债务风险状况第25-26页
 第二节 财政向金融机构转嫁风险的途径第26-31页
  一、 国有企业亏损引发银行风险第26-28页
  二、 财政赤字货币化第28-31页
 第三节 我国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法律问题第31-37页
  一、 政府方面第31-34页
  二、 银行方面第34-37页
第四章 国外防范财政风险金融化的立法实践第37-41页
 第一节 美国的平行预算制度第37页
 第二节 新西兰的债务报告制度第37-39页
 第三节 巴西的财务报告审查计划第39-41页
第五章 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风险防范第41-50页
 第一节 完善《预算法》对财政风险金融化的规制第41-43页
  一、 明确收支范围第41-42页
  二、 减少预算外活动第42-43页
 第二节 完善对国债和地方债务的法律规制第43-46页
  一、 加快制定《国债法》第43-44页
  二、 明确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第44-45页
  三、 加强信息披露第45-46页
 第三节 完善《人民银行法》对财政风险金融化的规制第46-48页
  一、 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第46-47页
  二、 加强对银行资产的监管第47-48页
 第四节 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督第48-50页
  一、 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第48页
  二、 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附件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纳税人的委托税务代理权
下一篇: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开发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