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文写作”教学实践个案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关键概念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第2章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小论文写作”项目概述 | 第20-42页 |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简介 | 第20-21页 |
·校况简述 | 第20页 |
·办学特色 | 第20-21页 |
·实施“小论文写作”教学的背景 | 第21-24页 |
·“八岁能读会写”为前提 | 第21-23页 |
·实施“小论文写作”的契机 | 第23-24页 |
·南山实验学校“小论文写作”项目简介 | 第24-42页 |
·发展阶段 | 第24-25页 |
·实施过程 | 第25-39页 |
·发展现状 | 第39-42页 |
第3章 小论文类型与评析 | 第42-67页 |
·小论文的分类 | 第42-47页 |
·小论文案例抽样评析 | 第47-61页 |
·实验类小论文评析 | 第47-50页 |
·说明类小论文评析 | 第50-52页 |
·验证类小论文评析 | 第52-55页 |
·获“小院士”学生小论文评析 | 第55-61页 |
·小论文选题模式参考 | 第61-67页 |
第4章 探寻“小论文写作”教学的课程论意义 | 第67-82页 |
·“小论文写作”是写作课程开发的一种尝试 | 第67-71页 |
·“文学性的散文”之外的特定体式 | 第67-68页 |
·在实践中学写作 | 第68-70页 |
·知识的整体性运用 | 第70-71页 |
·“小论文写作”体现写作教学的过程性与交际性 | 第71-77页 |
·有读者的写作 | 第71-72页 |
·过程中的写作 | 第72-73页 |
·关注过程的指导与评价 | 第73-77页 |
·“小论文写作”体现高度的学习自主性 | 第77-82页 |
·学生是研究者 | 第77-78页 |
·问题意识 | 第78-79页 |
·学会自主学习 | 第79-80页 |
·强调分工与合作 | 第80-82页 |
第5章 结语 | 第82-87页 |
·教学改革呼唤课程意识 | 第82-83页 |
·跨学科课程模式的教师角色转变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附录一:关于丝绸的研究报告 | 第93-97页 |
附录二:古罗马 VS 汉朝 | 第97-100页 |
附录三:当水结冰后为什么它的体积一定比水大? | 第100-101页 |
附录四:血为什么会凝固 ?94 | 第101-106页 |
附录五:流星是怎样产生的?99 | 第106-108页 |
附录六:为什么火星的表面呈现红色?101 | 第108-115页 |
附录七:烂苹果的转化利用 | 第115-11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