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社会教育论文

从基础教育课堂到社区教育课堂:教师教学能力转换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11-12页
  一、童年梦想的触动第11页
  二、智慧导师的指点第11页
  三、实习经历的思考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背景第12-13页
  一、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的必然诉求第12-13页
  二、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第13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3-15页
  一、理论意义第14-15页
  二、实践意义第15页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第15-23页
  一、调研对象的确定第16-17页
  二、研究问题的聚焦第17-18页
  三、研究目标的确定第18页
  四、研究方法的选择第18-19页
  五、关键问题的预设第19-20页
  六、访谈过程的呈现第20-23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第23-38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23-29页
  一、社区教育教师第23-24页
  二、教学能力与相关概念第24-27页
  三、转换与能力转换第27-29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29-33页
  一、关于社区教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第29-30页
  二、关于社区教育教师能力建设的研究第30-33页
 第三节 教学能力转换必要性的说明第33-38页
  一、社区教育与基础教育学习对象特点的比较第33-35页
  二、社区教育与基础教育教学能力要求的比较第35-38页
第三章 教学设计能力转换访谈结果的呈现与分析第38-53页
 第一节 学情分析:“肯定有差别的”第38-42页
  一、“教学对象—学员”的说明第38页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第38-41页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第41-42页
 第二节 目标把握:“学员能不能接受”第42-45页
  一、“教学目标”的说明第42-43页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第43页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第43-45页
 第三节 教材组织:“教材比较奇缺”第45-49页
  一、“教学材料”的说明第45页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第45-47页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第47-49页
 第四节 内容选择:“要与时俱进”第49-53页
  一、“教学内容”的说明第49页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第49-51页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第51-53页
第四章 教学实施能力转换访谈结果的呈现与分析第53-72页
 第一节 因材施教:“突出年龄特点”第53-57页
  一、“因材施教”的说明第53-54页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第54-55页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第55-57页
 第二节 言语表达:“语言更具亲和力”第57-61页
  一、“言语表达”的说明第57页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第57-59页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第59-61页
 第三节 教学方法:“讨论、聊天更适合”第61-69页
  一、“教学方法”的说明第61-62页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第62-65页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第65-69页
 第四节 教学应变:“比原来学校里难”第69-72页
  一、“教学应变”的说明第69页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第69-70页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第70-72页
第五章 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转换访谈结果的呈现与分析第72-79页
 第一节 教学评价:“学员开心”第72-75页
  一、“教学评价”的说明第72页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第72-74页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第74-75页
 第二节 教学反思:“产生共鸣”第75-79页
  一、“教学反思”的说明第75-76页
  二、访谈文本的呈现第76-77页
  三、基于访谈文本的分析第77-79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相关讨论第79-93页
 第一节 研究基本结论第79-83页
  一、教学设计能力的转换第79-80页
  二、教学实施能力的转换第80-82页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的转换第82-83页
 第二节 社区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成功转换的原因分析第83-86页
  一、教师职业认同度第83-84页
  二、教师的性格特点第84页
  三、教师的适应能力第84-85页
  四、教师的迁移能力第85-86页
  五、教师的学习能力第86页
 第三节 社区教育教师教学能力转换的影响因素第86-88页
  一、社区教育工作繁杂第86-87页
  二、领导重视度不足第87-88页
  三、学习机会缺乏第88页
 第四节 促进社区教育教师教学能力转换的建议第88-93页
  一、对社区教育教师而言第88-90页
  二、对领导决策部门而言第90-93页
第七章 回顾与反思第93-97页
 第一节 研究过程的回顾第93-94页
  一、研究目标的呼应第93页
  二、研究问题的聚焦第93-94页
 第二节 研究过程的不足第94-95页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第94-95页
  二、研究方法的驾驭第95页
 第三节 研究的未来方向第95-97页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由个别到广泛第95页
  二、研究视角的关注:由转换到提升第95-96页
  三、研究内容的深入:由整体到专门第96-97页
附录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后记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下一篇:社区教育教师多元角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