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产业相关理论 | 第13-17页 |
| ·产业生命周期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 ·产业布局理论 | 第15-16页 |
| ·产业转型的内涵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和模式分析 | 第18-23页 |
|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 ·资源型产业的特点 | 第18页 |
| ·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 | 第21-23页 |
| ·产业延伸模式 | 第21页 |
| ·产业更新模式 | 第21-22页 |
| ·多元综合模式 | 第22-23页 |
| 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借鉴 | 第23-31页 |
|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例 | 第23-26页 |
| ·城市自发实现的成功转型 | 第23-24页 |
| ·国家扶持下的艰难转型 | 第24-26页 |
| ·处于艰难转型过程中的资源型城市 | 第26页 |
|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实例 | 第26-28页 |
| ·大同市的“矿业延伸与非矿产业发展模式” | 第26-27页 |
| ·阜新市产业转型实践 | 第27-28页 |
|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借鉴意义 | 第28-31页 |
| ·制定长期战略规划,实现区域合作 | 第29页 |
| ·选择适合的产业转型模式 | 第29页 |
| ·加强转型中的体制创新 | 第29页 |
| ·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就业力度和加强员工培训 | 第29-30页 |
| ·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 | 第30-31页 |
| 4 鄂尔多斯市基本情况概述 | 第31-45页 |
| ·鄂尔多斯市资源产业基本情况 | 第31-35页 |
| ·鄂尔多斯资源的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 ·鄂尔多斯产业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 ·鄂尔多斯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43页 |
| ·环境问题 | 第35-42页 |
| ·其他问题 | 第42-43页 |
| ·鄂尔多斯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第43-44页 |
| ·鄂尔多斯市现有主导产业决定了其必须走产业转型之路 | 第43-44页 |
| ·鄂尔多斯市经济危机导致其必须走产业转型之路 | 第44页 |
| ·鄂尔多斯转型的模式选择 | 第44-45页 |
| 5 鄂尔多斯主导产业的选择与评价 | 第45-55页 |
| ·灰色关联度评价法 | 第45-47页 |
| ·灰色关联分析法(GRA)的步骤 | 第45-46页 |
|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 | 第46-47页 |
| ·鄂尔多斯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 第47-50页 |
| ·GDP与三大产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7-48页 |
| ·第二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48-49页 |
| ·第三产业内部灰色关联分析 | 第49-50页 |
| ·鄂尔多斯市主导产业选择评价分析 | 第50-55页 |
|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 第51-52页 |
|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 第52-55页 |
|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 ·经济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 | 第55页 |
| ·积极培育新兴、潜力产业,走多元化产业发展道路 | 第55页 |
| ·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 ·注重区域间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 第56页 |
| ·统一协调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规划 | 第56页 |
| ·建立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 | 第56页 |
| ·大力吸引外资,通过各种形式的补贴、优惠政策发展非资源型产业 | 第56-57页 |
| ·积极增加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 第57-58页 |
| ·建立矿业环保与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 | 第58页 |
| ·努力吸纳人才,为鄂尔多斯市的产业转型提供人力保证 | 第58-59页 |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个人简介 | 第63-64页 |
| 导师简介 | 第64-65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