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关中书院在陕西的地位与影响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选题缘起 | 第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明清时期书院的发展以及关中书院的产生 | 第12-22页 |
| ·明清时期书院的发展 | 第12-15页 |
| ·明朝书院发展概述 | 第12-14页 |
| ·清朝书院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 ·书院发展的历史文化特色 | 第15页 |
| ·明清时期陕西书院的发展 | 第15-17页 |
| ·陕西书院的发展概貌 | 第15-16页 |
| ·陕西书院的特点 | 第16-17页 |
| ·关中书院的产生 | 第17-22页 |
| ·关中书院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18-19页 |
| ·关中书院的教学特点 | 第19-20页 |
| ·关中书院的管理特点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关学与关中书院的教育 | 第22-30页 |
| ·关中书院与关学 | 第22-24页 |
| ·关学概述 | 第22页 |
| ·关中书院与关学 | 第22-24页 |
| ·关中书院相关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 第24-28页 |
| ·冯从吾的教育思想 | 第24-26页 |
| ·李颙的教育思想 | 第26-27页 |
| ·刘古愚的教育思想 | 第27-28页 |
| ·关中书院讲会制度 | 第28-30页 |
| ·讲会制度概述 | 第28页 |
| ·关中书院讲会制度的特点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明清时期关中书院的历史作用及意义 | 第30-40页 |
| ·关中书院对关中士风民俗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关中书院对教育的贡献 | 第31-35页 |
| ·关中书院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第35-40页 |
| ·古代书院的功能 | 第36-37页 |
| ·书院的教育理念 | 第37-38页 |
| ·书院的教育模式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第38页 |
| ·书院的人格教育内容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附录 | 第44-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