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船舶柴油机-调距桨推进系统建模及仿真 | 第13-24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调距桨工作原理及特点简介 | 第13页 |
·船舶柴油机-调距桨推进系统结构图 | 第13-14页 |
·柴油主机子系统模型 | 第14-16页 |
·柴油机主要输出参数与油门刻度及柴油机转速的关系 | 第14-15页 |
·MAN L+V32-40柴油机模型拟合 | 第15-16页 |
·船桨子系统模型 | 第16-21页 |
·调距桨推力的计算 | 第16-18页 |
·调距桨阻力的计算 | 第18-19页 |
·船、机、桨之间的作用关系 | 第19-21页 |
·综合控制子系统模型 | 第21-22页 |
·控制指令发送器 | 第21页 |
·转速调速器与螺距控制机构 | 第21-22页 |
·单机单桨调距桨推进系统仿真研究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船舶柴-柴联合动力装置仿真研究与实验分析 | 第24-38页 |
·概述 | 第24-26页 |
·柴油机并车过程原理及控制要求 | 第24页 |
·影响负荷分配的因素 | 第24-26页 |
·船舶双柴油主机-调距桨推进装置仿真 | 第26-28页 |
·综合控制系统 | 第26-27页 |
·双主机调距桨推进装置仿真模型 | 第27-28页 |
·各工况下仿真结果分析 | 第28-37页 |
·巡航工况仿真(单机运行) | 第28-30页 |
·加速工况仿真(双机并车) | 第30-33页 |
·解列工况仿真(双机切换) | 第33-35页 |
·回转工况仿真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调距桨系统选型方法设计 | 第38-52页 |
·调距桨系统选型方法简介及特点 | 第38页 |
·系统总框图 | 第38-39页 |
·桨毅尺寸设计方法 | 第39-48页 |
·桨毂负荷系数法及应力级别比法 | 第39-45页 |
·结合法及流程图 | 第45-47页 |
·经验法及流程图 | 第47-48页 |
·液压系统尺寸设计方法 | 第48-50页 |
·液压系统压力计算 | 第48页 |
·调距过程中每只叶片最大转叶扭矩计算 | 第48-49页 |
·活塞行程计算方法 | 第49-50页 |
·配油器、轴系与电控系统设计方法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调距桨系统选型平台软件设计 | 第52-59页 |
·调距桨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第52-53页 |
·建立调距桨系统查询数据库的意义 | 第52页 |
·调距桨系统数据库的优点 | 第52-53页 |
·调距桨系统选型平台关键技术及实现 | 第53-56页 |
·Visual C++采用ADO调用数据库开发技术 | 第53-55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5-56页 |
·调距桨选型平台的软件界面设计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