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一、引言 | 第11-24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2页 |
(二) 喀左县地区概况 | 第12-14页 |
1. 自然地理 | 第12页 |
2. 地形地貌 | 第12-13页 |
3. 历史沿革 | 第13页 |
4. 人口民族 | 第13页 |
5. 地域文化 | 第13-14页 |
(三) 地名 | 第14页 |
(四) 喀左县地名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 有关“喀喇沁部”的历史考证 | 第15-16页 |
2. 喀左县蒙古语地名命名类型研究 | 第16-22页 |
(五) 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及语料来源 | 第22-2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3.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4. 语料来源 | 第22-24页 |
二、喀左县地名的基本结构 | 第24-38页 |
(一) 喀左县地名的音节构成状况 | 第24-27页 |
1. 汉语地名音节构成状况 | 第24页 |
2. 蒙古语地名音节构成状况 | 第24-27页 |
(二) 喀左县地名的语词构成状况 | 第27-37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三、喀左县地名的命名理据 | 第38-43页 |
(一) 地名命名理据 | 第38页 |
(二) 喀左县地名命名理据类型 | 第38-43页 |
四、喀左县地名的主要特点 | 第43-53页 |
(一) 鲜明的民族特点 | 第43-45页 |
1. 地名中的蒙古语成分 | 第43页 |
2. “营子、杖子”分布情况 | 第43-45页 |
(二) 地名中广泛运用数词、量词、方位词 | 第45-46页 |
1. 数词、量词的运用 | 第45页 |
2. 方位词的运用 | 第45-46页 |
(三) 一地双名并存 | 第46-51页 |
1. 蒙汉地名对照情况 | 第46-49页 |
2. 蒙古语地名语源语义探究 | 第49-51页 |
(四) 浓厚的地域方言特色 | 第51-53页 |
1. 口语色彩 | 第51页 |
2. 特有读音 | 第51-52页 |
3. 省略现象 | 第52-53页 |
五、结语 | 第53-55页 |
注释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