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自然科学史论文

从“和魂”到“洋才”—明治西学与科学文化初探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前言第10-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内容思路第11-14页
导言第14-21页
第一章 从“兰学”到“洋学”——日本科学的近代转向第21-29页
 一、兰学的兴起及发展第22-25页
  (一) 禁书制度的缓和第22页
  (二) 荷兰文物的输入第22页
  (三) 早期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和《解体新书》第22-24页
  (四) 兰学的发展第24-25页
 二、幕末洋学的兴起与发展第25-29页
  (一) 洋学初起第25-26页
  (二) 从蕃书调所到开成所第26-27页
  (三) 幕末洋学的情况第27-29页
第二章 激荡的思想界——日本启蒙主义与科学观念第29-39页
 一、第一次启蒙时代——十八世纪的日本启蒙思想第31-35页
 二、第二次启蒙运动——随维新而来的启蒙浪潮第35-39页
第三章 日本启蒙之父——福泽谕吉第39-47页
 一、福泽思想的杂多与统一第40-41页
 二、“数理学”——福泽的思维方式第41-44页
 三、实学——福泽的科学教育第44-47页
第四章 从个人行动到国家主导——日本近代科技体制流变第47-60页
 一、日本科学教育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第48-55页
  (一) 日本近代的科学教育思想第48-50页
  (二)日本科学教育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第50-55页
   1、近代化教育的基础——江户时代的教育第50-52页
   2、高等教育规模化——明治与大正时期的教育改革第52-53页
   3、加强理工科教育——昭和初期的学制改革第53-54页
   4、立法保障——战后初期的学术体制革新与科学振兴第54-55页
 二、日本近代科学的腾飞——科学技术本土化第55-60页
  (一) 科研机构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第55-57页
  (二) 科研国家主导模式的形成第57-60页
结论:“和魂”的“洋才”——日本科学文化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60-70页
 一、日本近代科学文化的形成第62-65页
  (一) 明治科学精神的萌芽第62-63页
  (二) 日本近代科学文化形成的哲学分析第63-65页
 二、明治科学文化的特征及其启示第65-70页
  (一) 明治科学文化的特征第65-68页
  (二) 日本近代科学文化发展对于中国的启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允价值计量对激励机制和会计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高管薪酬角度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基于高频数据的HAR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