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合同附随义务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章 附随义务概述第14-29页
 一、附随义务的含义第14-19页
  (一) 有关附随义务含义的学说第14-16页
  (二) 广义与狭义的附随义务之争第16-19页
 二、附随义务的特点第19-23页
  (一) 依诚信原则产生第19页
  (二) 附随义务并非自始确定第19-20页
  (三) 附随义务在损害结果发生后或有发生之虞时现身第20-21页
  (四) 附随义务的附从性第21-22页
  (五) 附随义务的法定性第22-23页
 三、附随义务的功能第23-24页
 四、附随义务与从义务的区别第24-25页
  (一) 两者地位不同第25页
  (二) 两者的功能不同第25页
  (三) 两者存在的时间不同第25页
 五、附随义务的理论基础第25-29页
  (一) 诚信原则第25-27页
  (二) 公正和效率第27-28页
  (三) 社会本位的发展第28-29页
第二章 附随义务的历史演进第29-33页
 一、附随义务的产生第29-31页
  (一) 附随义务的孕育第29页
  (二) 附随义务的雏形第29-30页
  (三) 附随义务的确认第30-31页
 二、附随义务的发展第31-33页
  (一) 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发展第31-32页
  (二) 在英美法系的体现第32页
  (三) 在我国的发展第32-33页
第三章 附随义务的内容与其认定第33-39页
 一、附随义务的内容第33-36页
  (一) 通知义务第33-34页
  (二) 协助义务第34页
  (三) 保密义务第34-35页
  (四) 保护义务第35页
  (五) 告知义务第35-36页
  (六) 照顾义务第36页
 二、附随义务的认定第36-39页
  (一) 衡平利益标准第36-37页
  (二) 与合同密切联系的标准第37-38页
  (三) 价值综合考量标准第38页
  (四) 诚实信用标准第38-39页
第四章 违反附随义务的民事责任第39-43页
 一、违反附随义务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第39-40页
 二、附随义务责任承担方式扩大化第40-43页
  (一) 是否可以要求违约金第41页
  (二) 采取补救措施第41页
  (三) 继续履行第41-42页
  (四) 解除合同第42-43页
第五章 关于完善我国合同法附随义务的探讨第43-48页
 一、明确与侵权请求权竞合问题第43-45页
 二、肯定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合同第45-46页
 三、是否可以享有抗辩权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配偶权
下一篇: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