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配偶权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配偶权的概念释义 | 第14-18页 |
一、配偶权的内涵 | 第14-16页 |
二、配偶权的特征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配偶权的历史渊源 | 第18-25页 |
一、罗马法中配偶权的历史演变 | 第18-19页 |
二、我国配偶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19-21页 |
(一) 我国配偶关系历史演变 | 第19-20页 |
(二) 配偶权在我国立法中的实际存在 | 第20-21页 |
三、部分国家和地区现有配偶权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1-23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 | 第21-22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 | 第22-23页 |
四、我国台、港、澳地区 | 第23-25页 |
(一) 台湾地区 | 第23-24页 |
(二) 香港地区 | 第24页 |
(三) 澳门地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配偶权的内容 | 第25-33页 |
一、同居权 | 第26-27页 |
二、相互扶助权 | 第27-28页 |
三、夫妻姓名权 | 第28-29页 |
四、贞操忠实权 | 第29-30页 |
五、家事代理权 | 第30-31页 |
六、住所商定权 | 第31-32页 |
七、其他权利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配偶权的现状及建议 | 第33-40页 |
一、我国配偶权的现状分析 | 第33-38页 |
二、完善配偶权的建议 | 第38-40页 |
(一) 明确配偶权的概念和性质 | 第38页 |
(二) 规定配偶权的内容 | 第38页 |
(三) 确定配偶权的民法保障 | 第38-39页 |
(四) 建立侵犯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