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实际控制人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9页
引言第19-25页
 一、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第19-2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2页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22页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第22-23页
 五、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3-25页
第一章 实际控制人及控制的界定第25-58页
 一、公司控制的界定第25-31页
  (一) 立法上的公司控制第25-28页
  (二) 法学理论上的公司控制第28-30页
  (三) 本文的观点第30-31页
 二、公司控制的经济学解释第31-38页
  (一) 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第32页
  (二) 代理理论的解释第32-33页
  (三) 企业所有权安排理论的解释第33-38页
 三、公司控制权的法学理论考量第38-47页
  (一) 公司控制权的法人独立人格理论考量第38-39页
  (二) 公司控制权的股东权利理论考量第39-41页
  (三) 公司控制权的公司利益平衡理论考量第41-45页
  (四) 公司控制权的公司治理理论考量第45-47页
 四、实际控制人的法律界定第47-50页
  (一) 我国《公司法》及相关规范中的定义第47-48页
  (二) 学理上的争议第48-49页
  (三) 本文的观点第49-50页
 五、实际控制人的过度控制与公司的常态控制第50-56页
  (一) 公司的常态控制体系第51-53页
  (二) 实际控制人的过度控制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二章 实际控制人的动机和类型化研究第58-75页
 一、实际控制人动机的理论解释第58-61页
  (一) 交易费用理论与实际控制人动机第58-59页
  (二) 控制权私人收益理论与实际控制人动机第59-61页
 二、实际控制人的类型化分析之一:基于基础法律关系的分类第61-69页
  (一) 投资关系实际控制人第61-63页
  (二) 协议关系实际控制人第63-67页
  (三) 其他关系实际控制人第67-69页
 三、实际控制人的类型化分析之二:基于控制行为方式的分类第69-72页
  (一) 处于控股股东地位的实际控制人第69-70页
  (二) 处于董事地位的实际控制人第70-71页
  (三) 处于经理层地位的实际控制人第71-72页
 四、实际控制人的类型化分析之三:基于所处层次的分类第72-73页
  (一) 中间实际控制人第72-73页
  (二) 终极实际控制人第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三章 实际控制人的一般性义务第75-104页
 一、信义义务人的范围第75-79页
  (一) 传统的信义义务人第75-77页
  (二) 信义义务人范围的扩张第77-79页
 二、实际控制人信义义务的基本规则第79-85页
  (一) 实际控制人的法律地位第80-83页
  (二) 实际控制人对信义义务的承担规则第83-85页
 三、实际控制人信义义务的内容第85-102页
  (一) 信息披露义务第86-88页
  (二) 尊重公司独立人格的义务第88-91页
  (三) 注意义务第91-98页
  (四) 忠实义务第98-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四章 实际控制人在控制权交易中的义务第104-138页
 一、我国公司控制权交易的历史发展第104-111页
  (一) 控制权交易的起源第104-105页
  (二) 控制权交易的发展初期第105页
  (三) 控制权交易的繁荣期第105-110页
  (四) 我国控制权交易市场发展趋势总结第110-111页
 二、实际控制人在公司整体上市中的义务第111-116页
  (一) 整体上市的界定第111-112页
  (二) 公司整体上市的模式第112-113页
  (三) 实际控制人在整体上市中的义务第113-116页
 三、实际控制人在分拆上市中的义务第116-127页
  (一) 分拆上市的界定和类型第116-119页
  (二) 分拆上市的原因第119-121页
  (三) 分拆上市中的公司控制权第121-125页
  (四) 实际控制人在分拆上市中的义务第125-127页
 四、实际控制人在定向增发中的义务第127-137页
  (一) 定向增发的界定和模式第127-129页
  (二) 定向增发的优势第129-132页
  (三) 定向增发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及实际控制人的义务第132-137页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第五章 实际控制人的违信责任第138-155页
 一、实际控制人违信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38-140页
  (一) 违法行为第139页
  (二) 主观过错第139页
  (三) 损害后果第139-140页
  (四) 因果关系第140页
 二、实际控制人违信责任的形式第140-143页
  (一) 我国《公司法》上的责任形式第140-141页
  (二) 《德国股份公司法》上的责任形式第141-142页
  (三) 英美法上的责任形式第142-143页
 三、实际控制人违信责任的追究第143-153页
  (一) 股东诉讼第143-144页
  (二) 实际控制人的司法认定第144-146页
  (三) 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审查标准第146-147页
  (四) 违反尊重公司独立性义务的审查标准第147-148页
  (五) 违反忠实义务的公平交易审查标准第148-150页
  (六) 违反注意义务的审查标准第150-151页
  (七)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第151-153页
 本章小结第153-155页
结论第155-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6页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研究
下一篇: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法理基础分析与制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