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引言 | 第14-24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14-17页 |
二、研究的现状 | 第17-19页 |
三、本文的思路 | 第19-21页 |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21-24页 |
第一章 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理念嬗变 | 第24-49页 |
第一节 立法价值变迁下的破产重整计划基本原则 | 第24-36页 |
一、破产法的立法价值变迁 | 第24-31页 |
二、传统破产重整计划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31-36页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对破产重整的特殊需求 | 第36-44页 |
一、我国公司上市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 第36-41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对破产重整的制度性需求 | 第41-44页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制度的理念分析 | 第44-48页 |
一、基本理念嬗变 | 第44-46页 |
二、具体理念嬗变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中的政府行为 | 第49-78页 |
第一节 政府行为的现实基础及影响 | 第50-60页 |
一、历史追溯 | 第50-53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对政府行为的需求 | 第53-56页 |
三、政府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影响 | 第56-60页 |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第60-68页 |
一、政策与立法价值的关系 | 第61-65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中政府行为的运行 | 第65-68页 |
第三节 政府行为运行中的政策要求 | 第68-77页 |
一、原则性政策 | 第69-71页 |
二、具体政策 | 第71-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中的利益主体 | 第78-101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中的利益关系 | 第78-86页 |
一、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利益关系的变化 | 第79-82页 |
二、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中利益关系的特点 | 第82-86页 |
第二节 对具体利益主体的分析 | 第86-95页 |
一、债权人 | 第87-89页 |
二、债务人 | 第89-90页 |
三、股东 | 第90-91页 |
四、雇员 | 第91-92页 |
五、政府及其他公权力主体 | 第92-93页 |
六、其它利益相关者 | 第93-95页 |
第三节 各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 第95-99页 |
一、利益冲突的表现及类型 | 第95-98页 |
二、冲突中达成平衡的途径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四章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制定与表决 | 第101-126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制定 | 第101-117页 |
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特点及制定的原则 | 第101-106页 |
二、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制定的主体 | 第106-112页 |
三、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内容 | 第112-117页 |
第二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表决及修改 | 第117-124页 |
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表决 | 第117-122页 |
二、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修改 | 第122-124页 |
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五章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批准与执行 | 第126-154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批准 | 第126-146页 |
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正常批准 | 第127-136页 |
二、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强制批准 | 第136-146页 |
第二节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的执行 | 第146-153页 |
一、执行的主体 | 第146-148页 |
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 | 第148-150页 |
三、执行过程中的救济 | 第150-153页 |
小结 | 第153-154页 |
结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计划立法的思考及建议 | 第154-167页 |
一、完善现有立法所需注意的问题 | 第154-157页 |
二、对具体条款的思考与分析 | 第157-165页 |
三、总结 | 第165-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