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国有集团公司企业培训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3页 |
| (一) 选题缘由 | 第8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 1.企业培训研究的概况 | 第8-9页 |
| 2.国有企业培训研究的概况 | 第9-10页 |
| (三) 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四)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 (五)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一、企业培训的基本理论 | 第13-15页 |
| (一) 科学管理理论 | 第13页 |
| (二) 系统培训理论 | 第13-14页 |
| 1.培训需求分析理论 | 第13页 |
| 2.培训评估理论 | 第13-14页 |
| (三)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14-15页 |
| 1.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 第14页 |
| 2.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意义 | 第14页 |
| 3.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模型 | 第14-15页 |
| 二、X国有集团公司企业培训背景 | 第15-19页 |
| (一) 公司概况 | 第15-16页 |
| 1.发展历史 | 第15-16页 |
| 2.主营业务 | 第16页 |
| 3.资质荣誉 | 第16页 |
| (二) 发展战略 | 第16-17页 |
| 1.前景规划 | 第16页 |
| 2.竞争环境 | 第16-17页 |
| 3.人才战略 | 第17页 |
| (三) 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 (四) 员工特点 | 第18-19页 |
| 1.员工学历 | 第18页 |
| 2.员工工作性质 | 第18-19页 |
| 3.员工技术等级 | 第19页 |
| 三、X国有集团公司企业培训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19-41页 |
| (一) 调研过程与数据处理 | 第19-23页 |
| 1.问卷编制与试测 | 第19-20页 |
| 2.样本选择与实施 | 第20页 |
| 3.数据处理 | 第20-23页 |
| (二) X国有集团公司培训现状 | 第23-39页 |
| 1.培训认识与战略 | 第25-26页 |
| 2.培训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 第26-27页 |
| 3.培训制度 | 第27页 |
| 4.培训资源 | 第27-31页 |
| 5.培训过程 | 第31-34页 |
| 6.培训内容 | 第34-36页 |
| 7.培训形式 | 第36-37页 |
| 8.培训手段 | 第37-39页 |
| 9.培训方法 | 第39页 |
| (三) X国有集团公司企业培训主要问题 | 第39-41页 |
| 1.培训认识不足,战略定位过低 | 第39-40页 |
| 2.培训缺乏激励性,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40页 |
| 3.师资素质有待提高,学习资源缺乏 | 第40页 |
| 4.培训形式陈旧,培训方法单一 | 第40页 |
| 5.需求分析不科学,培训评估不到位 | 第40-41页 |
| 四、X国有集团公司企业培训改进策略 | 第41-52页 |
| (一) 提高培训认识,创建学习型企业 | 第41-44页 |
| 1.提高培训认识,确立战略地位 | 第41-42页 |
| 2.创建学习型企业,谋求长远发展 | 第42-44页 |
| (二) 加强培训激励,完善培训制度 | 第44-45页 |
| 1."培用考奖一体化",加强培训激励 | 第44页 |
| 2.建立培训服务制度,降低培训风险 | 第44-45页 |
| (三) 提高师资素质,丰富学习资源 | 第45-46页 |
| 1.加强培养与引进,提高师资素质 | 第45页 |
| 2.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丰富学习资源 | 第45-46页 |
| (四) 研习优缺、综合利用各种培训形式与方法 | 第46-48页 |
| (五) 科学分析需求,落实培训评估 | 第48-52页 |
| 1.科学分析培训需求,提高培训针对性 | 第48-50页 |
| 2.全面落实培训评估,及时调整培训项目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附录 | 第55-59页 |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