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8页 |
1 引言 | 第18-40页 |
·绒山羊概况 | 第18-19页 |
·绒山羊品种分类 | 第18页 |
·中国绒山羊及其绒毛特征 | 第18页 |
·内蒙古绒山羊及其绒毛生产性能 | 第18-19页 |
·绒毛生长规律 | 第19-25页 |
·毛囊结构及其周期中的变化 | 第19-22页 |
·皮肤结构及其变化 | 第22-23页 |
·毛囊周期性生长规律 | 第23-25页 |
·褪黑激素(Melatonin,MT)的作用 | 第25-29页 |
·MT对绒毛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26页 |
·MT对毛囊周期的影响 | 第26页 |
·MT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26-28页 |
·MT对绒毛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28-29页 |
·绒毛生长相关基因的研究 | 第29-39页 |
·BMP2基因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 | 第29-30页 |
·WNT家族的研究 | 第30-32页 |
·PDGFA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 | 第32-34页 |
·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研究 | 第34-35页 |
·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 | 第35-36页 |
·Bcl-2(B-cell lymphoma-2)基因的研究 | 第36-37页 |
·SOX21基因的研究 | 第37页 |
·BMP4基因的研究 | 第37-38页 |
·Noggin基因的研究 | 第38-3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9-40页 |
2 本研究整体路线 | 第40-41页 |
3 研究一:外源MT对绒山羊绒毛生长特性及绒毛品质特征性状的影响 | 第41-60页 |
·试验材料 | 第41-42页 |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41页 |
·试验动物 | 第41页 |
·绒毛样品的采集 | 第41-42页 |
·绒毛样品的测定 | 第42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5页 |
·羊毛长度 | 第42-45页 |
·羊毛细度 | 第45-47页 |
·羊绒长度 | 第47-49页 |
·羊绒细度 | 第49-52页 |
·绒毛比 | 第52-55页 |
·讨论 | 第55-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4 研究二:外源MT对抓绒时绒毛生产性能及其它性能的的影响 | 第60-68页 |
·试验材料 | 第60页 |
·试验时间,地点 | 第60页 |
·试验动物 | 第60页 |
·绒毛样品的测定 | 第60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0-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外源MT对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外源MT对内蒙古绒山羊抓绒时绒长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外源MT对内蒙古绒山羊抓绒时绒细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外源MT对内蒙古绒山羊绒厚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外源MT对内蒙古绒山羊抓绒时粗毛自然长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外源MT对内蒙古绒山羊产羔性能的影响 | 第66页 |
·讨论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页 |
5 研究三:内蒙古成年绒山羊皮肤中绒毛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 第68-119页 |
·试验材料 | 第68-69页 |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68-69页 |
·试验动物 | 第69页 |
·皮肤样品的采集 | 第69页 |
·样品的处理 | 第69-70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69页 |
·Total RNA纯化 | 第69页 |
·Total RNA溶液OD值的测定 | 第69-70页 |
·cDNA的合成 | 第70页 |
·待测基因引物的选择 | 第70-71页 |
·检测引物的准确性 | 第71-74页 |
·待测基因引物的RT-PCR反应 | 第71-72页 |
·RT-PCR产物琼脂糖凝胶回收 | 第72-73页 |
·回收的RT-PCR产物与pGM-T载体的连接 | 第73页 |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73页 |
·连接产物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 | 第73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73-74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74页 |
·检测荧光定量PCR条件 | 第74页 |
·检测试验羊皮肤样品中待测基因的表达量 | 第74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74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74-7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5-106页 |
·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样品总RNA提取 | 第75页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75页 |
·荧光定量PCR标准样品的检测 | 第75-76页 |
·荧光定量PCR产物的检测 | 第76-77页 |
·绒毛生长相关基因在内蒙古成年绒山羊不同试验组皮肤组织当中的表达 | 第77-99页 |
·绒毛生长相关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99-106页 |
·讨论 | 第106-117页 |
·WNT信号通路基因在不同试验组绒山羊皮肤组织当中的表达及埋植MT对其表达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TGFB信号通路基因在不同试验组绒山羊皮肤组织当中的表达及埋植MT对其表达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MT核受体基因在成年羊皮肤中的表达规律和外源MT对其表达量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其它信号通路基因在不同试验组绒山羊皮肤组织当中的表达及埋植MT对其表达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TGFβ信号通过WNT信号通路调节其它信号通路 | 第111-112页 |
·毛囊生长期至休止期变化过程中皮肤毛囊生长相关基因在绒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的变化 | 第112-113页 |
·毛囊休止期皮肤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的变化 | 第113页 |
·毛囊生长期初期绒毛生长相关基因在绒山羊皮肤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 | 第113-114页 |
·MT受体基因与Wnt10b和BMP2基因的表达 | 第114页 |
·埋植MT影响毛囊生长周期相关基因之间的相关性 | 第114-117页 |
·结论 | 第117-119页 |
6 研究四:BMP2基因和WNT10B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组织的表达 | 第119-14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20-122页 |
·实验材料 | 第120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20页 |
·实验试剂的配置 | 第120-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122-123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122页 |
·总RNA的纯化 | 第122页 |
·RNA纯度及浓度检测 | 第122页 |
·反转录 | 第122页 |
·PCR扩增 | 第122-123页 |
·cRNA核酸探针的制备 | 第123-128页 |
·探针模板的制备 | 第123-124页 |
·探针的体外转录 | 第124-125页 |
·石蜡切片的制备 | 第125页 |
·载玻片的处理 | 第125-126页 |
·盖玻片的处理 | 第126页 |
·切片 | 第126页 |
·杂交前切片预处理 | 第126页 |
·预杂交与杂交 | 第126-127页 |
·杂交后洗片 | 第127页 |
·免疫反应及检测 | 第127-12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8-139页 |
·质粒DNA提取结果 | 第128页 |
·探针模板的制备 | 第128-129页 |
·探针的体外转录 | 第129-130页 |
·DNA酶消化 | 第130-131页 |
·BMP2和Wnt10b基因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组织上的原位杂交结果 | 第131-139页 |
·讨论 | 第139-142页 |
·埋植MT对周岁绒山羊整个生长期毛囊变化的影响 | 第139-140页 |
·埋植MT对BMP2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上表达量的影响 | 第140-141页 |
·埋植MT对Wnt10b在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上表达量的影响 | 第141-142页 |
·结论 | 第142-143页 |
7 大总结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66页 |
作者简介 | 第166-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