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学生干部群体现状和选拔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主要符号表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3页
   ·选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6页
     ·文献资料第16页
     ·问卷调查第16页
     ·访谈法第16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16-18页
第2章 高校学生干部群体概述第18-31页
   ·相关概念第18-19页
     ·干部第18页
     ·高校学生干部第18-19页
   ·学生干部岗位及职责第19-27页
     ·学生干部岗位树形图第19-20页
     ·团委职责第20-21页
     ·学生总会职责第21-22页
     ·自管会职责第22-23页
     ·高校学生干部的特性第23-25页
     ·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第25-27页
   ·高校学生干部需要处理的四种关系第27-28页
     ·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第27页
     ·个人发展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第27-28页
     ·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第28页
     ·干部意识与群众角色的关系第28页
   ·高校学生干部还需改善的六个方面第28-31页
     ·思想素质和自身修养有待提高第29页
     ·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第29页
     ·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有待完善第29页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现象严重第29-30页
     ·模范表率作用需要加强第30页
     ·心理素质不够过硬第30-31页
第3章 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选拔中存在的问题..第31-39页
   ·高校学生干部的分类第31页
   ·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第31-34页
     ·成熟、可靠的思想政治素质第32页
     ·全面、优秀的文化修养素质第32-33页
     ·扎实的个人业务素质第33页
     ·良好的身体素质第33页
     ·良好的心理素质第33-34页
   ·高校学生干部选拔的重要性第34-35页
     ·学生干部的选拔是高校教育管理系统的基础第34页
     ·学生干部选拔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第34-35页
     ·把好选拔“第一关”是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的能动要求第35页
   ·高校学生干部选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学生干部选拔标准、方式僵化,有待改进第35页
     ·重视印象和档案材料,缺少个体考察第35-36页
     ·重视表象和学习成绩,忽视个体内涵第36页
     ·重视口号和竞聘承诺,忽视内在动机第36页
     ·考评人员素质不均,有待整合提高第36页
   ·相关原因分析第36-39页
     ·教师的引导第37页
     ·角色的理解第37页
     ·候选人的定位第37-39页
第4章 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原则、流程及方法第39-43页
   ·以人为本的选拔原则第39-40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39页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第39-40页
     ·民主集中制原则第40页
   ·统筹兼顾的选拔流程第40-41页
     ·“二推”:班级推优和年级推优第40-41页
     ·“一荐”:往届学生干部推荐第41页
     ·“一述选”:召开学生干部选举大会第41页
     ·“一审核”:学生工作委员会进行审核通过第41页
   ·学生干部的试用期和流动管理第41-43页
     ·学生干部的试用期第41-42页
     ·学生干部的流动管理第42-43页
第5章 选拔学生干部的核心要素——德才兼备的胜任力第43-55页
   ·德才兼备的胜任力内涵及特征第43-47页
     ·胜任力内涵第44页
     ·胜任力的特点第44-45页
     ·胜任力的特征结构第45-47页
   ·基于学生干部德才兼备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第47-49页
     ·定义绩效标准第47-48页
     ·选取分析效标样本第48页
     ·数据收集第48-49页
     ·建立模型第49页
     ·验证模型第49页
   ·针对学生干部评测方法第49-55页
     ·心理测验法第50页
     ·关键事件判断测验法第50页
     ·G1 法及拉开档次法第50-55页
结论第55-56页
附录Ⅰ调查问卷第56-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