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专业化视角下的校长队伍建设及校长自我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19页
 一、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一) 研究目的第13页
  (二) 理论意义第13-14页
  (三) 实践意义第14页
 三、文献综述(学术研究背景)第14-17页
  (一) 国外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研究第15页
  (二) 国内校长专业化的研究情况第15-17页
  (三) 本研究的方向第17页
 四、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 研究思路第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本文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第19-25页
 第一节 职业 职业化 校长职业化第19-21页
  一、职业的概念与特征第19-20页
  三、职业化第20-21页
  三、校长职业化第21页
 第二节 专业 专业化 校长专业化第21-24页
  一、专业的概念和特征第21-22页
  二、专业化第22页
  三、校长专业化的内涵和外延第22-23页
  四、校长专业化的特征第23-24页
 第三节 校长职业化、校长专业化与校长专业发展的关系分析及本文观点第24-25页
第二章 国内外校长专业化现状及比较分析第25-47页
 第一节 国内外校长专业标准比较研究第25-30页
  一、美国校长专业标准第25-26页
  二、英国的校长专业标准第26-27页
  三、新西兰校长专业标准第27-28页
  四、中国第28-29页
  五、国内外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比较第29-30页
 第二节 国内外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比较研究第30-33页
  一、美国第30页
  二、英国第30页
  三、日本第30-31页
  四、中国第31-33页
 第三节 校长职业资格制度比较研究第33-36页
  一、美国中小学校长入职资格制度第33-34页
  二、英国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第34页
  三、日本校长职业资格制度第34页
  四、加拿大中小学校长资格入职条件第34-35页
  五、我国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第35页
  六、比较分析第35-36页
 第四节 国内外校长培训制度比较研究第36-43页
  一、美国的校长培训第36-38页
  二、加拿大的校长培训第38页
  三、英国的校长培训第38-40页
  四、日本的校长培训第40页
  五、中国的校长培训第40-43页
  六、我国与国外比较分析第43页
 第五节 校长专业组织比较研究第43-47页
  一、美国校长专业组织第44页
  二、英国校长专业组织第44页
  三、澳大利亚校长专业组织第44-45页
  四、中国校长专业组织第45-47页
第三章 我国校长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7-58页
 第一节 国家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第47-54页
  一、校长专业标准缺失第47页
  二、校长入职资格把控不严,要求太低,颁证流于形式第47-48页
  三、校长选拔任用方式单一陈旧,缺乏开拓性第48-49页
  四、校长培训的专业性不强,缺乏系统规划第49-50页
  五、校长专业组织建设薄弱滞后,功能发挥不足第50页
  六、校长的身份管理不明确欠科学第50-53页
  七、校长评价、薪酬、晋升制度不健全第53-54页
 第二节 校长自我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54-58页
  一、专业意识淡漠第54-55页
  二、专业知识缺乏第55页
  三、专业能力欠缺第55-56页
  四、专业精神欠缺第56页
  五、专业角色感不强第56-57页
  六、专业追求迷失,自我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第57-58页
第四章 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第58-71页
 一、制定具有现实性与前瞻性的国家校长专业标准第58-59页
 二、校长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法制化第59-61页
  (一) 规定明确的校长职责第59页
  (二) 严格校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59-60页
  (三) 做到“一严一放”第60页
  (四) 分级发放校长资格证第60页
  (五) 推行校长职业资格证书有效期制度和定期复审制度第60页
  (六) 提高校长准入条件第60-61页
  (七) 成立专家组科学规划考领校长资格证书的专业课程第61页
  (八) 强制执行 立法保障 偏远地区分层推进限期实施第61页
 三、加大校长公开招聘聘任制力度,完善其他辅助形式第61-62页
 四、健全中小学校长教育培训体系第62-66页
  (一) 系统规划校长培训的课程体系第63页
  (二) 改变先选后训形式,建立职前培训制度,扩大选拔“后备军”第63页
  (三) 实施新校长导入辅导制度缩短适应期第63-64页
  (四) 规范和改革职后培训,提升校长的专业能力第64页
  (五) 校长培训制度化和经费保障第64-65页
  (六) 改良培训机构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专业提升第65-66页
  (七) 重视校长培训与校长管理制度体系的配套衔接第66页
 五、加强省(市)级校长专业组织建设,政府充分发挥其功能第66-68页
  (一) 校长专业组织对校长专业化的积极作用第66-67页
  (二) 加强省(市)级校长专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功能第67页
  (三) 政府积极支持 放权分责 互动合作 保证专业组织的工作空间第67-68页
 六、改革校长身份管理 实行独立的职级晋升 与薪酬工资配套第68-69页
  (一) 明确校长身份,单列校长人事管理序列第68页
  (二) 推行独立的校长职级晋升制第68-69页
  (三) 实行与校长职级晋升制配套的工资晋级或校长津贴职级制度第69页
 七、将校长评价与校长薪酬、职级晋升挂钩第69-71页
第五章 校长自我专业发展策略与建议第71-84页
 第一节 策略提出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第71-76页
  一、专业化校长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第71-73页
  二、专业化的校长应该是专家型、学术型、改革型校长第73-76页
 第二节 校长自我专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第76-84页
  一、积极自主地职业角色转型第77页
  二、树立强烈的专业意识和信念第77-78页
  三、持续地专业学习第78-79页
  四、导师跟学 名家对话——学习实践性知识第79-80页
  五、潜心工作 理性反思——实践中磨练 反思中进步第80-81页
  六、专业组织中学习提升第81页
  七、大胆改革 勇于创新——教育大家的胆识第81-84页
结语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年来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高考历史试题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攀枝花市PE中学班主任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