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言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一章 审美泛化的内涵界定与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第一节 审美泛化的内涵界定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审美泛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中国社会审美泛化的现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概况 | 第13-24页 |
第一节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历史发展概述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意见》实施后上星频道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概况 | 第15-19页 |
第三节 当前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特点 | 第19-21页 |
一、 创新步伐加快,生命周期缩短 | 第19页 |
二、 受众日益细分,定位逐渐明确 | 第19-20页 |
三、 制播分离步伐加快,产业化运营逐步推广 | 第20-21页 |
第四节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局限 | 第21-24页 |
一、 形式上克隆模仿成风,节目个性缺失 | 第21-22页 |
二、 内容上追求轰动效应,娱乐过度化 | 第22-23页 |
三、 片面强调娱乐至上,社会责任缺位 | 第23页 |
四、 价值取向错位,各种功能出现异化倾向 | 第23页 |
五、 广电总局的调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与中国社会审美泛化的关系 | 第24-30页 |
第一节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与中国社会审美泛化的内在联系 | 第24-26页 |
一、 两者的共同点 | 第24-26页 |
二、 两者相互影响 | 第26页 |
第二节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对中国社会审美泛化的影响 | 第26-28页 |
第三节 中国社会审美泛化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的启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审美泛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新 | 第30-51页 |
第一节 审美泛化理论启示下的创新 | 第30-33页 |
一、 立足自律,博采众长 | 第30-32页 |
二、 上下求索,与时俱进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启示下的创新 | 第33-36页 |
一、 展现中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美 | 第33-34页 |
二、 展现社会精英的艺术作品以及审美理念 | 第34-35页 |
三、 展现普通大众日常生活普遍美化的景象 | 第35页 |
四、 追求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审美化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审美日常生活化启示下的创新 | 第36-40页 |
一、 引导广大受众改变审美观念 | 第36-37页 |
二、 引导广大受众改变审美方式 | 第37-38页 |
三、 以日常生活为审美对象并超越日常生活 | 第38-40页 |
四、 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功能 | 第40页 |
第四节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 第40-43页 |
一、 注意审美泛化的阶段性 | 第40-41页 |
二、 注意创新的步伐节奏 | 第41页 |
三、 鼓励良性竞争,注意防止霸权 | 第41-42页 |
四、 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 第42-43页 |
第五节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策略 | 第43-51页 |
一、 形式美创新策略 | 第43-45页 |
二、 内容美创新策略 | 第45-48页 |
三、 精神美创新策略 | 第48-49页 |
四、 提高从业人员美学修养 | 第49-50页 |
五、 提高受众的审美水平 | 第50页 |
六、 科学分析传播效果 | 第50-51页 |
七、 扩大传播渠道 | 第51页 |
第五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审美泛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 第51-56页 |
第一节 审美泛化与社会和谐 | 第52-53页 |
第二节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第53-56页 |
一、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有利于促进社会幸福 | 第53-54页 |
二、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54页 |
三、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有利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 第54-55页 |
四、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可以间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9页 |
注释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