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我国手机媒体负面信息传播与控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1页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第7页
 (二) 文献综述和理论探源第7-9页
 (三) 主要研究内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第9页
 (四)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9-11页
一、 我国手机媒体负面信息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第11-17页
 (一) 手机媒体负面信息的概念第11-14页
  1、 手机媒体的概念第11-12页
  2、 手机媒体的负面信息的概念第12-14页
 (二) 手机负面信息传播的发展历程第14-17页
  1、 手机技术发展简史第14-15页
  2、 手机负面信息发展历程第15-17页
二、 我国手机媒体负面信息的分类第17-25页
 (一) 按传播方式分类第17-18页
  1、 手机本身的自传播第17-18页
  2、 以网络为通道的传播第18页
 (二) 按内容分类第18-20页
  1、 政治反动类信息第18-19页
  2、 广告类信息第19页
  3、 诈骗类信息第19-20页
  4、 淫秽色情类信息第20页
 (三) 按危害程度分类第20-25页
  1、 违反法律类信息第21-22页
  2、 违反道德类负面信息第22-23页
  3、 违反安全类负面信息第23-25页
三、 我国手机媒体负面信息的传播特点第25-37页
 (一) 我国手机媒体负面信息的传播特点第25-28页
  1、 我国手机媒体特点第25-26页
  2、 我国手机媒体负面信息传播特点第26-28页
 (二) 我国几种典型负面信息传播分析第28-37页
  1、 淫秽色情信息第28-32页
  2、 垃圾信息第32-34页
  3、 手机病毒第34-37页
四、 国外控制手机媒体负面信息的经验和缺陷第37-44页
 (一) 国外控制手机媒介的主要经验第37-40页
  1、 国外可借鉴的经验第37-40页
  2、 国外管理方式的缺陷第40页
 (二) 我国监管的现状和困境第40-44页
  1、 我国的监管现状第41-42页
  2、 我国目前监管的困境第42-44页
五、 改进我国手机媒体负面信息监管措施的主要建议第44-51页
 (一) 技术防控是主要手段第44-45页
  1、 及时更新软件第44-45页
  2、 加强硬件防护第45页
 (二) 急需健全法律法规第45-46页
  1、 急需制定专门法第45-46页
  2、 明确法律界限第46页
 (三) 道德约束是防治基础第46-47页
  1、 细化受众群第47页
  2、 利用网络加强引导第47页
 (四) 加强行业自律第47-48页
  1、 运营商自律第47-48页
  2、 手机制造商自律第48页
  3、 内容提供商自律第48页
 (五) 强化用户网络素养教育第48-49页
  1、 提高手机用户的安全意识第48-49页
  2、 提高从业人员的网络素养第49页
 (六) 增加国际合作,进行综合治理第49-51页
  1、 成立跨国界跨行业的监管机构第49页
  2、 积极参与国际协作第49-51页
结语第51-53页
注释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研究
下一篇:审美泛化语境下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