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导论 | 第13-18页 |
·问题提出 | 第13-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选题目的 | 第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界定 | 第18-26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景和发展 | 第18-20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的背景 | 第18-19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发展 | 第19-20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 第20-22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 第20-21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第21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 第21-22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 第22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 第22-26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 | 第23-24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 | 第24-26页 |
3 人格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人格概述 | 第26-28页 |
·人格的内涵 | 第26页 |
·人格的特性 | 第26-27页 |
·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健全人格的规定与标准 | 第28-30页 |
·健全人格的规定 | 第28-29页 |
·健全人格的标准 | 第29-30页 |
·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培养健全人格是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30页 |
·培养健全人格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 | 第30-31页 |
·培养健全人格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 第31-32页 |
4 大学生人格问题现状及成因 | 第32-38页 |
·当代大学生人格问题现状 | 第32-33页 |
·思想混沌,观念狭隘 | 第32页 |
·理想信念缺失,行为无目标 | 第32页 |
·以自我为中心,脱离集体 | 第32-33页 |
·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精神 | 第33页 |
·高位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又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 第33页 |
·道德意识淡薄、道德行为低下 | 第33页 |
·当代大学生人格问题的成因 | 第33-38页 |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34-35页 |
·客观环境的影响 | 第35-38页 |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教育功能与途径 | 第38-46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教育功能 | 第38-41页 |
·马克思主义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引领和行为指引 | 第38-39页 |
·确立理想和目标,为当代大学生指明方向 | 第39-40页 |
·指导大学生铸就爱国情怀、开拓进取 | 第40-41页 |
·为当代大学生指明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 第41页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原则 | 第41-42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41-42页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42页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 | 第42-46页 |
·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 第42-43页 |
·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全面开展教育 | 第43页 |
·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 第43-44页 |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 第44页 |
·紧密联系学生家庭,形成有效合力 | 第44页 |
·坚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研究不足 | 第46页 |
·后续研究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