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版本读解与演唱诠释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 论题的来源与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9-10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一 作品介绍 | 第11-27页 |
(一) 词曲作者与作品背景 | 第11-16页 |
1 词曲作者 | 第11-15页 |
2 作品背景 | 第15-16页 |
(二) 作品本体分析 | 第16-27页 |
1 作品体裁 | 第16-19页 |
2 作品本体分析 | 第19-27页 |
二 几个经典演唱版本诠释 | 第27-38页 |
(一) 黎信昌 | 第27-29页 |
1 人物介绍与艺术成就 | 第27-28页 |
2 演唱特征与诠释 | 第28-29页 |
(二) 廖昌永 | 第29-32页 |
1 人物介绍与艺术成就 | 第29-31页 |
2 演唱特征与诠释 | 第31-32页 |
(三) 杨小勇 | 第32-34页 |
1 人物介绍与艺术成就 | 第32-33页 |
2 作品演唱诠释 | 第33-34页 |
(四) 莫华伦 | 第34-35页 |
1 人物介绍与艺术成就 | 第34-35页 |
2 作品演唱诠释 | 第35页 |
(五) 启示 | 第35-38页 |
1 理解歌词掌握其文学性 | 第36页 |
2 掌握相当高的专业演唱技巧 | 第36页 |
3 要有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文学修养 | 第36-38页 |
三 作品演唱诠释 | 第38-49页 |
(一) 词曲释义 | 第38页 |
1 歌词内容 | 第38页 |
2 曲调内涵 | 第38页 |
(二) 演唱分析 | 第38-41页 |
1 演唱者 | 第38-39页 |
2 诠释作品 | 第39-41页 |
(三) 青主艺术歌曲演唱的美学追求 | 第41-44页 |
1 音质美 | 第41-43页 |
2 唱腔美 | 第43页 |
3 意境美 | 第43-44页 |
(四) 意义及启迪 | 第44-47页 |
1 意义 | 第44页 |
2 启迪 | 第44-46页 |
3 影响 | 第46-47页 |
(五) 历史评价 | 第47-49页 |
1 具有时代性 | 第47-48页 |
2 民族性 | 第48页 |
3 相容性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期刊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