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现金持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投资效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6页 |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投资效率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投资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效率的界定 | 第20页 |
·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 第20-21页 |
·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现金持有的界定 | 第21页 |
·目标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模型 | 第21-23页 |
·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4页 |
·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的界定 | 第24页 |
·投资效率评价方法 | 第24-27页 |
·指标度量法 | 第25页 |
·参数前沿面法 | 第25-26页 |
·非参数前沿面法 | 第26页 |
·投资效率评价方法比较 | 第26-27页 |
第3章 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概况及投资效率现状分析 | 第27-38页 |
·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概况 | 第27-34页 |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整体水平分析 | 第27-28页 |
·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分布状况 | 第28-34页 |
·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分析 | 第34-36页 |
·投资活动现金使用情况 | 第34-36页 |
·投资效率现状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评价 | 第38-51页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投资效率评价 | 第38-42页 |
·基本模型和方法 | 第38-41页 |
·投资效率评价模型的选用 | 第41-42页 |
·投资效率指标选取 | 第42-44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2页 |
·输入输出指标确定 | 第42-44页 |
·实证分析 | 第44-50页 |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44页 |
·静态投资效率评价 | 第44-48页 |
·动态投资效率评价 | 第48-49页 |
·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优化策略 | 第51-57页 |
·加强投资的科学性 | 第51-52页 |
·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 | 第51页 |
·重视投资的战略价值 | 第51页 |
·合理控制风险 | 第51-52页 |
·控制超额现金持有 | 第52-54页 |
·公司层面 | 第52-53页 |
·政府层面 | 第53-54页 |
·健全投资决策的治理机制 | 第54-56页 |
·建立投资效率导向的创新股权结构 | 第54页 |
·对管理者进行监督与激励并重 | 第54-55页 |
·强化债权治理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A 上市公司特征值描述性统计表 | 第61-62页 |
附录 B 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名称及代码 | 第62-64页 |
附录 C 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分布 | 第64-67页 |
附录 D 指标投影松弛变量改进值 | 第67-73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摘要 | 第75-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