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同自杀意图水平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7页 |
| 符号说明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22页 |
| 1、自杀未遂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2、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 3、自杀意图 | 第20页 |
| 4、不同自杀意图水平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5、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6、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 第二章对象与方法 | 第22-30页 |
| 1、研究对象 | 第22页 |
| 2、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3、访谈过程 | 第22-23页 |
| 4、样本量估计 | 第23-24页 |
| 5、调查工具 | 第24-28页 |
| 6、质量控制 | 第28页 |
| 7、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30-57页 |
| 1、一般情况 | 第30-32页 |
| 2、基本信息 | 第32-42页 |
| 3、低自杀意图组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研究 | 第42-46页 |
| 4、中自杀意图组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研究 | 第46-51页 |
| 5、高自杀意图组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研究 | 第51-55页 |
| 6、不同自杀意图水平自杀未遂影响因素比较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57-65页 |
| 1、问卷的质量评价 | 第57页 |
| 2、自杀未遂流行特征 | 第57-59页 |
| 3、自杀未遂行为特征 | 第59-61页 |
| 4、不同自杀意图水平自杀未遂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6页 |
| 1、自杀未遂行为特征 | 第65页 |
| 2、不同自杀意图水平自杀未遂影响因素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创新点与不足 | 第66-67页 |
| 1、创新点 | 第66页 |
| 2、不足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