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1-16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12页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2页 |
2 临床资料 | 第12-13页 |
·治疗对象 | 第12-13页 |
·治疗方法 | 第13页 |
3 临床观察 | 第13-14页 |
·疗效性观察 | 第13-14页 |
·不良反应观察 | 第14页 |
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第14-15页 |
5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15页 |
·根据积分法判定症候疗效 | 第15页 |
·评定标准 | 第15页 |
6 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结果 | 第16-19页 |
1 总疗效比较 | 第16页 |
2 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 第16页 |
3 症状积分比较 | 第16-17页 |
4 EPS—WBC比较 | 第17页 |
5 B超前列腺大小比较 | 第17页 |
6 膀胱残余尿量改善情况 | 第17-18页 |
7 血清IL-6变化 | 第18-19页 |
讨论 | 第19-33页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第19-20页 |
2 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第20-21页 |
3 湿热、血瘀、肾虚是本病基本病理环节 | 第21-25页 |
4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肾益精为治疗本病有效法则 | 第25-26页 |
5 前列爽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组方依据 | 第26-27页 |
6 现代药理分析 | 第27-30页 |
7 前列爽汤的临床疗效结果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综述 | 第38-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