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第一章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措施 | 第12-17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 | 第12页 |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 第12-14页 |
·大气沉降 | 第13页 |
·陆源径流输入 | 第13-14页 |
·底泥氮磷的释放 | 第14页 |
·富营养化的防治 | 第14-17页 |
·营养盐控制 | 第14-15页 |
·直接除藻 | 第15页 |
·生物调控 | 第15页 |
·生态治理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啤酒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其处理现状 | 第17-29页 |
·我国啤酒废水的现状及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 第17页 |
·啤酒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第17-18页 |
·啤酒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 | 第18-27页 |
·好氧生物处理法 | 第19-24页 |
·传统活性污泥法 | 第19-20页 |
·SBR法 | 第20-21页 |
·曝气生物滤池法 | 第21-22页 |
·接触氧化法 | 第22-23页 |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 第23-24页 |
·厌氧生物处理法 | 第24-25页 |
·厌氧—好氧法 | 第25-26页 |
·水解—好氧法 | 第26-27页 |
·啤酒废水处理技术前景展望 | 第27-29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29-58页 |
第三章 不同水生植物对啤酒废水处理厂尾水的净化效果的研究 | 第29-42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0-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分析 | 第33-40页 |
·不同水生植物对尾水D0(溶解氧)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水生植物对尾水 pH的影响 | 第34页 |
·不同水生植物对尾水BOD_5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水生植物对尾水COD_(Cr)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水生植物对尾水中总氮变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水生植物对尾水中氨氮变化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水生植物对尾水中总磷变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水生植物对尾水中可溶性磷变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不同pH值影响下水生植物对啤酒废水处理厂尾水中N、P去除效果的研究 | 第42-48页 |
·引言 | 第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结果 | 第43-46页 |
·不同pH值影响下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43-44页 |
·不同pH值影响下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总氮的去除效果 | 第44-45页 |
·不同pR值影响下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总磷的去除效果 | 第45-46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代表性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 第48-55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供试水生植物的准备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美人蕉和再力花吸收钱态氮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 第50-51页 |
·美人蕉和再力花吸收硝态氮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 第51-52页 |
·美人蕉和再力花吸收磷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 第52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2-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5-57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