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联轴器概述 | 第9页 |
| ·目前常用联轴器的优、缺点 | 第9-12页 |
| ·国内外联轴器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无键式膜片联轴器的结构设计 | 第15-23页 |
| ·锥面联接方式设计 | 第15-17页 |
| ·预紧方式设计 | 第17-18页 |
| ·挠性联接结构的设计 | 第18-21页 |
| ·缓冲结构设计 | 第21页 |
| ·整体结构设计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锥面无键联接结构的应力分析与结构优化 | 第23-38页 |
| ·模型建立 | 第23-24页 |
| ·单元选择及网格划分 | 第24-27页 |
| ·接触问题的处理 | 第27页 |
| ·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 | 第27-29页 |
| ·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 ·衬套厚度和半锥角锥度对预紧力、扭矩传递及最大应力的影响 | 第32-36页 |
| ·衬套厚度对预紧力、最大应力的影响研究 | 第33-35页 |
| ·衬套锥度对预紧力、最大应力的影响研究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4章 膜片的应力分析 | 第38-51页 |
| ·膜片挠性联接的工况载荷 | 第38-39页 |
| ·膜片材料与应力应变曲线 | 第39-40页 |
| ·膜片的结构及工况参数 | 第40-41页 |
| ·膜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受力简化 | 第41-42页 |
| ·单元选择与边界条件 | 第42-43页 |
| ·膜片应力分析结果 | 第43-48页 |
| ·传递扭矩时产生的应力 | 第43-44页 |
| ·惯性产生的离心力 | 第44页 |
| ·同时承受扭矩和离心力的应力图 | 第44-45页 |
| ·同时承受扭矩、离心力及轴向偏差时的应力研究 | 第45页 |
| ·同时承受扭矩、离心力及角向位移时的应力研究 | 第45-46页 |
| ·同时承受扭矩、离心力、轴向位移、角向位移时的应力研究 | 第46-48页 |
| ·轴向偏差和角向偏差对最大应力的影响研究 | 第48-49页 |
| ·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膜片承受的轴向和角向偏差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5章 膜片的疲劳寿命分析 | 第51-60页 |
|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51-52页 |
| ·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 | 第52页 |
| ·ANSYS疲劳分析过程与步骤 | 第52-53页 |
| ·给定工况下膜片的疲劳寿命估算 | 第53-56页 |
| ·轴向偏差和角向偏差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 | 第56-57页 |
| ·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膜片的疲劳寿命估算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总结 | 第60页 |
| ·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