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局部减薄高温管道的极限载荷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管道极限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 ·塑性极限分析的任务和假设 | 第11-12页 |
| ·有限元分析中确定极限载荷的方法 | 第12页 |
| ·参数外推法 | 第12-15页 |
| ·体积型缺陷及其影响因素的简化 | 第15-17页 |
| ·凹坑 | 第15-16页 |
| ·局部减薄 | 第16-17页 |
| ·常温含缺陷容器与管道研究的结果 | 第17页 |
| ·球壳表面凹坑 | 第17页 |
| ·圆筒壳表面凹坑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第2章 含初始损伤弹塑性本构 | 第20-30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蠕变及蠕变损伤 | 第20-21页 |
| ·蠕变损伤弹塑性本构 | 第21-23页 |
| ·具备初始损伤状态的材料制备 | 第23-26页 |
| ·损伤的理论 | 第23-24页 |
| ·蠕变持久实验 | 第24-26页 |
| ·高温短时拉伸实验 | 第26-29页 |
| ·高温短时拉伸试样的制取 | 第26-27页 |
| ·高温短时拉伸试样的设备及方法 | 第27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高温损伤管道极限载荷的分析 | 第30-40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管道有限元分析极限载荷的方法 | 第30-32页 |
| ·有限元分析中确定极限载荷的方法 | 第30页 |
| ·有限元计算极限载荷方法的验证 | 第30-32页 |
| ·损伤沿厚度方向一致的情况 | 第32-36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有限元模拟结果 | 第33-35页 |
|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损伤沿厚度方向不一致的情况 | 第36-3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6页 |
| ·有限元模拟结果 | 第36-38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含缺陷高温管道的有限元分析 | 第40-49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40-42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42-44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 ·同种损伤组合下局部减薄深度对极限载荷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同种损伤组合下局部减薄环向长度对极限载荷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局部减薄尺寸相同情况下,损伤对极限载荷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局部减薄尺寸、最大损伤对极限载荷的影响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 ·总结 | 第49页 |
| ·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符号说明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