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2-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5-10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5-6页 |
1.2 国内外电站锅炉受热面结渣的研究状况 | 第6-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概况 | 第10-14页 |
2.1 机组介绍 | 第10-11页 |
2.2 炉膛结构和燃烧器设计特性 | 第11-12页 |
2.3 煤质和结渣特性 | 第12页 |
2.4 煤灰特性 | 第12页 |
2.5 锅炉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第三章 影响燃煤电站锅炉结渣的因素及煤的结渣特性研究分析方法 | 第14-34页 |
3.1 结渣过程 | 第14页 |
3.2 影响结渣的因素 | 第14-21页 |
3.2.1 煤灰对结渣的影响 | 第14-18页 |
3.2.2 结渣的外部因素 | 第18-21页 |
3.3 煤的结渣特性指标 | 第21-34页 |
3.3.1 灰的熔融温度 | 第22-24页 |
3.3.2 灰成分结渣指标 | 第24-29页 |
3.3.3 煤灰粘度结渣指数(P_S) | 第29页 |
3.3.4 灰熔点与灰成分等的综合指标 | 第29-34页 |
第四章 内蒙西部煤煤质特征和结渣特性分析 | 第34-40页 |
4.1 西部地区煤炭的储量与分布 | 第34页 |
4.2 东胜含煤区的煤质特征 | 第34-36页 |
4.3 西部地区动力用煤灰特性及其分析 | 第36-40页 |
4.3.1 煤中矿物质 | 第36-37页 |
4.3.2 煤中矿物质的成分 | 第37-38页 |
4.3.3 矿物质成分对熔融及粘度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第五章 达电#3锅炉结渣分析及诊断 | 第40-51页 |
5.1 在不同煤种和运行工况下锅炉热负荷对结渣的影响 | 第40-45页 |
5.2 达电用煤结渣特性分析 | 第45-49页 |
5.3 对达电动力用煤煤质特性评估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减轻达电#3炉结渣的方案 | 第51-5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