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抗生素的发酵生产 | 第9-14页 |
| ·碳、氮源及磷酸盐对次级代谢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9-10页 |
| ·金属离子对次级代谢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10-12页 |
| ·生物合成前体的供应 | 第12-13页 |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前体相关的重要酶 | 第13-14页 |
| ·安丝菌素的生物活性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 第14-17页 |
| ·安丝菌素的发现和同系物 | 第14-15页 |
| ·生物活性 | 第15页 |
| ·生物合成途径 | 第15-17页 |
| ·安丝菌素发酵的研发进展 | 第17页 |
| ·立题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金属离子添加对安丝菌素P-3产量的影响 | 第19-34页 |
| ·前言 | 第19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19-20页 |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0-26页 |
| ·培养方法 | 第20-21页 |
| ·细胞干重的测定 | 第21页 |
| ·残糖的测定 | 第21页 |
| ·安丝菌素P-3的检测 | 第21-22页 |
| ·发酵液中安丝菌素P-3的鉴定 | 第22-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2页 |
| ·金属离子对AP-3产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 ·镁离子添加时间及浓度对AP-3产量的影响 | 第27-31页 |
| ·镁离子添加对胞内镁离子浓度的变化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镁离子添加对生物合成途径的酶活及前体积累的影响 | 第34-42页 |
| ·前言 | 第34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34-35页 |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5-38页 |
| ·细胞粗提液的制备 | 第35-36页 |
| ·各个酶比活的测定 | 第36-37页 |
| ·前体的测定 | 第37-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 ·Mg~(2+)添加对前体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 | 第38-40页 |
| ·Mg~(2+)添加对胞内代谢物积累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镁离子添加对安丝菌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2-51页 |
| ·前言 | 第42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43-46页 |
| ·RNA提取与反转录 | 第44-45页 |
| ·扩增条件与标准扩增曲线 | 第45-46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第4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 ·RNA提取 | 第46-47页 |
| ·引物扩增效率与特异性 | 第47页 |
| ·镁离子添加对AP-3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7-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页 |
| ·展望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录 | 第61-68页 |
| 论文与专利发表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