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和价值 | 第9-14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概念 | 第9-12页 |
(一) 何谓“非法证据” | 第9-11页 |
(二) 何谓“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1-12页 |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之意义 | 第12-14页 |
(一)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保障人权 | 第12页 |
(二)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平衡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 第12-13页 |
(三)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则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比较法上的考察 | 第14-26页 |
一、美国 | 第14-20页 |
(一)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二)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内容 | 第16-18页 |
(三) 排除规则的例外 | 第18-20页 |
二、英国 | 第20-22页 |
三、德国 | 第22-23页 |
四、法国 | 第23页 |
五、日本 | 第23-24页 |
六、给我们的启示 | 第24-26页 |
(一) 明确规定非法证据的两大类 | 第24-25页 |
(二) 明确规定“毒树之果” | 第25页 |
(三) 明确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情形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及完善 | 第26-37页 |
一、我国刑诉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 第26-27页 |
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 第27-37页 |
(一) 两规定的进步之处及重大意义 | 第27-30页 |
(二) 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之解读 | 第30-33页 |
(三)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的相关规定 | 第33页 |
(四) 两规定的不足之处 | 第33-36页 |
(五) 改革建议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