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前人工作程度 | 第12-16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点与特色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咸阳地热地质条件 | 第18-27页 |
·地理概况 | 第18-21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8-19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9-20页 |
·地热资源利用现状 | 第20-21页 |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 | 第21-27页 |
·区域地质构造 | 第21-23页 |
·咸阳地热田断裂构造 | 第23-24页 |
·水文地质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咸阳地压热储流体基本物理特征 | 第27-33页 |
·地温场特征 | 第27-29页 |
·地压场特征 | 第29-32页 |
·流场特征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咸阳地压热储流体环境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第33-51页 |
·咸阳地压热储流体的同位素分布特征 | 第33-42页 |
·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34-37页 |
·~(13)C同位素特征 | 第37-39页 |
·~(14)C同位素特征 | 第39-40页 |
·~(34)S同位素特征 | 第40-42页 |
·咸阳地压热储流体的水化学特征 | 第42-51页 |
第五章 咸阳地压热储流体的补给 | 第51-72页 |
·补给水源 | 第52-56页 |
·补给方向 | 第56-69页 |
·Ⅰ线补给 | 第58-62页 |
·Ⅱ线补给 | 第62-65页 |
·Ⅲ线补给 | 第65-69页 |
·补给时代 | 第69-72页 |
第六章 地热开发与资源保护 | 第72-80页 |
·地热开发利用 | 第72-77页 |
·地热资源属性特征 | 第72页 |
·地热开发利用前景 | 第72-75页 |
·地热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75-76页 |
·地热利用效益分析 | 第76-77页 |
·资源与环境保护 | 第77-80页 |
·地热资源保护 | 第78页 |
·地热环境保护 | 第78-8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