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战略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8-14页 |
1. 绪论 | 第14-25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7页 |
·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1-2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3-25页 |
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理论探讨 | 第25-41页 |
·概念阐述 | 第25-31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 第25-29页 |
·外包的概念 | 第29-31页 |
·现代制造业的概念 | 第31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若干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31-35页 |
·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 第32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第32-33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相融合 | 第33-35页 |
·优势理论引领服务业外包的发展 | 第35-41页 |
·产业聚集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 | 第35-37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37-38页 |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外包需求分析 | 第38-41页 |
3. 印度、爱尔兰软件外包市场发展分析 | 第41-58页 |
·印度承接软件外包的实践研究 | 第41-49页 |
·软件外包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41-43页 |
·纵向产业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横向产业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对比分析结论及原因 | 第46-49页 |
·爱尔兰承接软件外包转移的战略定位 | 第49-52页 |
·明确软件本地化的战略定位 | 第49页 |
·目前发展规模 | 第49-51页 |
·承接软件外包的优势分析 | 第51-52页 |
·对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启示 | 第52-58页 |
·我国软件外包发展状况 | 第53-55页 |
·对政府决策的借鉴意义 | 第55-56页 |
·对企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 第56-58页 |
4. 国内服务外包基地发展状况及对北京的影响 | 第58-74页 |
·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58-65页 |
·北京发展独占鳌头 | 第58-62页 |
·大连打造“东北亚服务外包中心” | 第62-63页 |
·西安地缘优势承东启西 | 第63-64页 |
·上海区域互补性强 | 第64页 |
·成都及深圳各具特色 | 第64-65页 |
·国内生产性服务外包发展分析 | 第65-70页 |
·经济规模与区域辐射能力 | 第65-66页 |
·人力资源供给能力 | 第66-67页 |
·服务外包企业聚集情况 | 第67-70页 |
·北京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机遇 | 第70-71页 |
·城市工业化水平提高 | 第70-71页 |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 第71页 |
·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 | 第71页 |
·北京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劣势 | 第71-74页 |
·制造业发展水平有限,存在规模劣势 | 第71-72页 |
·人力成本高企,资源供给紧张 | 第72-74页 |
5. 北京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的战略 | 第74-81页 |
·宏观方面战略 | 第74-76页 |
·营造适合国际服务外包的制度环境 | 第74-75页 |
·培养梯度型人才 | 第75页 |
·合理利用外资,实现产业国际转移 | 第75-76页 |
·中观方面战略 | 第76-78页 |
·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规模 | 第76-77页 |
·发挥中介组织作用,优化产业结构 | 第77-78页 |
·微观层面战略 | 第78-81页 |
·构建战略联盟,共同开展合作 | 第78-79页 |
·增强研发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 第79-81页 |
6.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索引 | 第84-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8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