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毛泽东利益关系协调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1-17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利益关系协调的理论 | 第11-13页 |
·列宁关于利益关系协调思想的探索 | 第13-17页 |
2 毛泽东利益关系协调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7-27页 |
·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是进行利益关系协调的基本保障 | 第17-19页 |
·关心群众生活是进行利益关系协调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 第19-20页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进行利益关系协调的基本要求 | 第20-21页 |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是进行利益关系协调的基本方法 | 第21-23页 |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是进行利益关系协调的重要导向 | 第23-24页 |
·重视社会保障是进行利益关系协调的重要内容 | 第24-25页 |
·推进制度建设是进行利益关系协调的重要保障 | 第25-27页 |
3 毛泽东利益关系协调思想的历史局限 | 第27-33页 |
·在利益关系协调方法的选择上过分强调计划化,集中化和行政化 | 第27-28页 |
·利益关系协调过程中过分夸大了人民群众的主观作用,忽视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 第28-29页 |
·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上,过分强调了个人利益对于国家、集体利益的“服从” | 第29-30页 |
·在利益协调手段的选择上忽视了制度协调的基础性功能 | 第30-31页 |
·在利益分配体制上过分地强调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第31-33页 |
4 毛泽东利益关系协调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33-41页 |
·坚持发展生产,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各种利益问题 | 第33-34页 |
·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 第34-35页 |
·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各方的利益关系 | 第35-36页 |
·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 第36-37页 |
·建立和完善利益关系协调的制度手段 | 第37-38页 |
·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功能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