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台书院考述
论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明代以前——麓台及其悠久的 | 第10-14页 |
第一节 浮烟山与麓台 | 第10-11页 |
一、浮烟山及其名称演变 | 第10页 |
二、麓台及其文献记载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悠久的历史文化 | 第11-14页 |
一、汉丞相公孙弘与麓台 | 第11-12页 |
二、燕太子慕容超与麓台 | 第12页 |
三、深远的影响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明代——麓台书院的建立与发展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刘应节与麓台书院 | 第14-21页 |
一、刘应节生平 | 第14页 |
二、麓台书院的创建 | 第14-18页 |
(一) 书院创建背景 | 第14-15页 |
(二) 书院地址 | 第15-16页 |
(三) 书院创建时间 | 第16-18页 |
三、刘应节的讲学活动 | 第18-21页 |
第三节 高桂与麓台书院的发展 | 第21-22页 |
一、高桂生平 | 第21页 |
二、高桂与麓台书院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清代——麓台书院的兴盛与衰亡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清代麓台书院发展与兴盛 | 第22-23页 |
一、概述 | 第22页 |
二、刘以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闫循观与西涧草堂 | 第23-26页 |
一、闫循观生平 | 第23-24页 |
二、西涧草堂 | 第24-25页 |
三、阎循观的讲学活动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韩梦周与程符精舍 | 第26-28页 |
一、韩梦周生平 | 第26-27页 |
二、程符精舍 | 第27页 |
三、韩梦周的讲学活动 | 第27-28页 |
第四节 从兴盛到衰亡 | 第28-30页 |
一、高守训等 | 第28-29页 |
二、麓台书院的衰亡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麓台书院的管理与教学 | 第30-37页 |
第一节 麓台书院的管理 | 第30-32页 |
一、办学经费 | 第30-31页 |
二、学规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麓台书院的教学 | 第32-37页 |
一、教学内容 | 第32-33页 |
二、山长聘任 | 第33-34页 |
三、教学方式 | 第34-37页 |
第五章 麓台书院的历史贡献和影响 | 第37-45页 |
第一节 麓台书院的历史贡献 | 第37-41页 |
一、科举人才大幅增加 | 第37-40页 |
二、文化著作空前繁荣 | 第40-41页 |
第二节 麓台书院的影响 | 第41-45页 |
一、右文重教成为风尚 | 第41-43页 |
二、书院影响远播四方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页 |
参考论著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