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学案式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I.1.1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8-9页 |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 第9页 |
·本校生物教学现状 | 第9-10页 |
·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4页 |
第2章 学案式教学的相关理论 | 第14-22页 |
·概念 | 第14页 |
·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自主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页 |
·布鲁纳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 第15-16页 |
·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6-17页 |
·教学目标 | 第17-18页 |
·操作程序 | 第18-19页 |
·教学策略和实施条件 | 第19-22页 |
·教学策略 | 第19-20页 |
·实施条件 | 第20-22页 |
第3章 高中生物课学案的编制 | 第22-30页 |
·优秀学案的评价标准 | 第22-23页 |
·高中生物学案的内容设计 | 第23-24页 |
·高中生物课学案的编写原则 | 第24-26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4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24页 |
·实用性原则 | 第24页 |
·启发性原则 | 第24-25页 |
·教育性原则 | 第25页 |
·情境性原则 | 第25页 |
·有利于探究的原则 | 第25-26页 |
·拓展性原则 | 第26页 |
·高中生物学案的编写策略 | 第26-30页 |
·新老教师合作编写的策略 | 第26-27页 |
·师生共同编写的策略 | 第27页 |
·"稚化思维"的编写策略 | 第27-28页 |
·知识问题化的策略 | 第28页 |
·知识通俗化的策略 | 第28-29页 |
·顺口溜编写策略 | 第29页 |
·模型构建的策略 | 第29-30页 |
第4章 高中生物课学案式教学实证研究 | 第30-38页 |
·实证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30-31页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研究方法和程序 | 第30-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8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生物成绩 | 第31-32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问卷调查结果 | 第32-38页 |
第5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8-42页 |
·生物学习成绩 | 第38页 |
·生物学习主动性 | 第38-39页 |
·生物学习兴趣 | 第39页 |
·学习目标 | 第39页 |
·师生、生生互动状况 | 第39-40页 |
·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 | 第40-4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2-46页 |
·结论 | 第42页 |
·学案式教学实施建议 | 第42-43页 |
·学案式教学展望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