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言 | 第10-28页 |
·同步光位置测量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5页 |
·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 第10-13页 |
·合肥光源同步光位置测量系统 | 第13-15页 |
·光位置检测器的发展及分类 | 第15-18页 |
·电极结构 | 第16-17页 |
·电极材料 | 第17-18页 |
·绝缘材料 | 第18页 |
·固定支架 | 第18页 |
·电流导线 | 第18页 |
·国内外实验室光位置测量系统 | 第18-23页 |
·光位置检测器 | 第18-19页 |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 第19-23页 |
·同步光位置测量技术进展 | 第23-26页 |
·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6-28页 |
第2章 弯铁同步辐射特性及参数计算 | 第28-44页 |
·同步辐射光特性及参数计算 | 第28-39页 |
·弯铁辐射光通量密度 | 第28-30页 |
·光子通量 | 第30-31页 |
·辐射功率 | 第31-32页 |
·同步辐射角分布 | 第32-33页 |
·电子束团尺寸与发散角计算公式 | 第33-34页 |
·同步辐射光源的发射度和尺寸 | 第34-35页 |
·同步辐射光源的亮度 | 第35页 |
·光位置检测器位置处同步光尺寸和通量密度 | 第35-36页 |
·光电效应检测器的光电流密度角分布 | 第36-38页 |
·光电效应检测器的光电流密度面分布 | 第38-39页 |
·光位置检测器安装点同步辐射特性参数计算 | 第39-44页 |
·同步光分布尺寸和发散角计算 | 第39-40页 |
·光电流分布面密度计算 | 第40页 |
·辐射功率及钨丝伸长量计算 | 第40-44页 |
第3章 同步光位置检测器的研制 | 第44-62页 |
·光电效应检测器测量原理 | 第44-46页 |
·光电子发射 | 第44-45页 |
·光位置检测器工作原理 | 第45-46页 |
·光位置信号处理方法 | 第46-54页 |
·两种信号处理方法 | 第46页 |
·光位置检测器的性能参数 | 第46-47页 |
·差比和方法与对数处理方法性能比较 | 第47-54页 |
·同步光位置检测器的研制 | 第54-59页 |
·检测器组成结构 | 第54页 |
·检测器元件材料 | 第54-55页 |
·检测器尺寸 | 第55页 |
·PBPM1检测器的设计 | 第55-57页 |
·PBPM2检测器的设计 | 第57-59页 |
·光位置检测器的标定 | 第59-62页 |
·PBPM1检测器的标定 | 第60页 |
·PBPM2检测器的标定 | 第60-62页 |
第4章 基于对数处理技术的同步光位置测量系统的研制 | 第62-98页 |
·同步光位置测量系统整体方案 | 第62-63页 |
·信号处理器硬件设计 | 第63-82页 |
·I/V转换 | 第63-71页 |
·信号调理及数模转换器 | 第71-74页 |
·微处理器系统 | 第74-78页 |
·以太网接口电路 | 第78-80页 |
·电源系统 | 第80-81页 |
·信号处理器实物图 | 第81-82页 |
·信号处理器软件设计 | 第82-95页 |
·μC/OS-Ⅱ实时嵌入式系统 | 第82页 |
·μC/OS-Ⅱ在 LPC2214上的移植 | 第82-86页 |
·应用程序设计 | 第86-92页 |
·控制界面程序设计 | 第92-95页 |
·测量系统性能标定 | 第95-98页 |
·线性范围标定 | 第95-96页 |
·分辨率标定 | 第96-98页 |
第5章 同步光位置测量系统的应用研究 | 第98-116页 |
·机器研究光束线 | 第98页 |
·噪声频谱测量 | 第98-99页 |
·同步光稳定性测量 | 第99-103页 |
·PBPM1处光位置稳定性测量 | 第100-102页 |
·PBPM2光位置稳定性测量 | 第102-103页 |
·凸轨对同步光位置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Undulator狭缝对机器研究光束线光位置的影响 | 第104页 |
·同步光尺寸测量 | 第104-108页 |
·测量原理 | 第105-106页 |
·PBPM1处同步光尺寸 | 第106-107页 |
·PBPM2处同步光尺寸 | 第107-108页 |
·PBPM1对 PBPM2的遮挡现象 | 第108页 |
·束流流强对同步光尺寸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偏压影响 | 第110-116页 |
·偏压对光电流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偏压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偏压对灵敏度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偏压对信噪比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偏压影响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6章 机器研究光束线真空联锁控制系统的研制 | 第116-132页 |
·机器研究光束线 | 第116-117页 |
·联锁保护与控制要点 | 第117-119页 |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19-126页 |
·真空联锁保护器 | 第119-120页 |
·真空传感器 | 第120页 |
·单片机硬件设计 | 第120-121页 |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 | 第121-122页 |
·射频卡模块 | 第122-124页 |
·阀门驱动电路 | 第124页 |
·快阀驱动电路 | 第124-125页 |
·人机界面 | 第125页 |
·电源与抗干扰措施 | 第125-126页 |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126-129页 |
·单片机程序设计 | 第126-128页 |
·可编程逻辑器件程序设计 | 第128页 |
·人机界面程序设计 | 第128-129页 |
·应用结果 | 第129-13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8页 |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