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受众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导论第10-18页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第10-14页
     ·思想政治教育从一般传播到网络传播的变化第10-13页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13-14页
   ·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4-18页
     ·受众、网络受众与网民第14-15页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第15-16页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受众第16-18页
2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的特征分析第18-44页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的基本特征分析第18-29页
     ·网民数量持续增长第18-19页
     ·网民的年龄特征第19-21页
     ·网民的婚姻状况第21-22页
     ·网民的文化程度特征第22-23页
     ·网民的经济收入第23-25页
     ·网民的职业特征第25-26页
     ·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集中于网络、电视和报纸第26-27页
     ·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浏览新闻与信息收集第27-29页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的心理特征分析第29-32页
     ·看客心理第29页
     ·强烈的情感、意见诉求心理第29-30页
     ·逆反心理第30-31页
     ·显著的移情、角色任意性心理第31页
     ·亲和心理第31-32页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的目的和动机分析第32-37页
     ·求知动机第32-33页
     ·交流动机第33-34页
     ·宣泄动机第34-35页
     ·求实动机第35页
     ·自我实现动机第35-36页
     ·消遣动机第36-37页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的行为特征分析第37-39页
     ·网上聊天、交往的趋势明显第37-38页
     ·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患网瘾症现象突出第38页
     ·非常时期的网民行为特征第38-39页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的个性特征分析第39-44页
     ·自主性第40-41页
     ·交互性第41-42页
     ·虚拟性第42页
     ·个体性第42-44页
3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的对策研究第44-51页
   ·基于心理特征的相应对策第44-46页
     ·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的控制和引导。第44页
     ·建设有吸引力的网站,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网络体系。第44-45页
     ·塑造优秀的网上工作队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第45页
     ·重视BBS中的舆论引导,净化网络环境。第45-46页
     ·改革高校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大学德育适应网络环境。第46页
   ·基于目的和动机特征的相应对策第46-48页
     ·尊重受众的知情权第46-47页
     ·增强互动式设置第47页
     ·提供适当的宣泄平台第47-48页
     ·加强网站的服务性功能第48页
     ·提供可供受众创造力发挥的平台第48页
     ·加强娱乐栏目的开发和管理第48页
   ·基于行为特征的相应对策第48-51页
     ·加强网民的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第49页
     ·加强对网瘾症的防治工作第49-50页
     ·加强对互联网的立法监督第50-51页
4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康师傅饮料渠道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