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v6地址隐私性研究与实现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2 移动IP 协议 | 第15-29页 |
·移动IP 的简介 | 第15页 |
·移动IPV6 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移动IPV6 的基本操作 | 第16-22页 |
·家乡代理注册 | 第17页 |
·分组路由 | 第17-18页 |
·移动检测过程 | 第18-19页 |
·家乡代理发现 | 第19页 |
·返回路径可达过程 | 第19-21页 |
·移动切换 | 第21-22页 |
·移动报头中携带的消息 | 第22-29页 |
·绑定更新请求 | 第22页 |
·家乡测试起始 | 第22-23页 |
·转交测试起始 | 第23页 |
·家乡测试 | 第23-24页 |
·转交测试 | 第24-25页 |
·绑定更新 | 第25-26页 |
·绑定确认 | 第26-27页 |
·绑定错误 | 第27-29页 |
3 移动IP 的安全问题分析 | 第29-40页 |
·移动IPV6 的安全分析 | 第29-31页 |
·移动IP 的安全问题 | 第29-30页 |
·移动lPv6 的安全特征 | 第30-31页 |
·移动IPV6 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 第31-34页 |
·绑定更新相关的威胁 | 第31-32页 |
·载荷数据包相关的威胁 | 第32-33页 |
·对家乡代理和移动节点之间其他信号的威胁 | 第33-34页 |
·移动IPv6 自身安全机制的威胁 | 第34页 |
·移动 IPV6 的一些安全对策 | 第34-36页 |
·IPsec 安全协议简介 | 第34页 |
·对绑定更新的安全策略 | 第34-35页 |
·对路由报头、本地地址选项的安全策略 | 第35-36页 |
·对移动前缀请求与通告信息的安全策略 | 第36页 |
·移动IPV6 协议本身提供的安全机制 | 第36-40页 |
·认证机制 | 第36-37页 |
·时间戮和临时随机数(nonce) | 第37-38页 |
·返回路径可达过程 | 第38页 |
·实现考虑 | 第38-40页 |
4 移动IP 地址隐私性解决方案 | 第40-56页 |
·移动IP 的地址隐私性问题 | 第40-41页 |
·目前的解决方案 | 第41-44页 |
·加密家乡地址选项 | 第41-42页 |
·设置临时移动标识符 | 第42-43页 |
·设置隐私标签 | 第43-44页 |
·解决方案一 | 第44-48页 |
·定义标识符 | 第44-45页 |
·返回路径可达过程 | 第45-46页 |
·绑定更新过程 | 第46-47页 |
·序列号问题 | 第47-48页 |
·解决方案二 | 第48-56页 |
·加密生成地址(CGA) | 第48-52页 |
·HMIP | 第52页 |
·摘要和序列号问题 | 第52-53页 |
·返回路径可达过程过程 | 第53-54页 |
·绑定更新过程 | 第54-56页 |
5 移动IPV6 地址隐私性实现设计 | 第56-73页 |
·移动IPV6 协议设计与实现 | 第56-63页 |
·移动IP 的总体设计思想 | 第56-57页 |
·协议实现的架构 | 第57-63页 |
·节点缓存数据结构 | 第63-66页 |
·绑定缓存数据结构 | 第64-65页 |
·绑定更新列表数据结构 | 第65-66页 |
·绑定更新部分设计 | 第66-71页 |
·家乡地址部分设计 | 第71-72页 |
·返回路径可达部分设计 | 第72-73页 |
6 结论 | 第73-74页 |
·论文总结 | 第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