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公路景观区划参数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公路景观区划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主要内容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山东省公路景观格局分析与参数选取 | 第17-38页 |
·公路景观格局特点与分析方法 | 第17-21页 |
·公路景观格局成因分析 | 第17-19页 |
·公路景观效应分析 | 第19-20页 |
·公路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山东省公路景观格局特点与分类 | 第21-31页 |
·山东省景观概况 | 第21-22页 |
·公路景观遥感信息分析 | 第22-29页 |
·公路景观分类 | 第29-31页 |
·山东省公路景观参数确定方法 | 第31-36页 |
·山东省公路景观参数的选取 | 第31-33页 |
·山东省公路景观粒度的选择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山东省公路景观地形指数 | 第38-54页 |
·公路景观地形指数的确定 | 第38-41页 |
·高程指数 | 第39页 |
·坡度指数 | 第39-40页 |
·地形位指数 | 第40-41页 |
·公路景观地形指数计算方法 | 第41-47页 |
·最佳统计面积的确定 | 第42-44页 |
·邻域统计方法 | 第44-46页 |
·栅格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公路景观地形位指数计算 | 第47-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山东省公路景观景观指数 | 第54-75页 |
·景观指数的选取 | 第54-56页 |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 | 第56-61页 |
·斑块数和斑块面积 | 第56-59页 |
·平均斑块面积和斑块密度 | 第59页 |
·公路景观结构分析 | 第59-61页 |
·景观水平指数 | 第61-69页 |
·景观水平指数计算原理 | 第61-64页 |
·景观水平指数计算 | 第64-69页 |
·潜在影响程度 | 第69-7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9-72页 |
·潜在影响程度指数的计算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75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