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6-9页 |
第二章 儿童绘画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 | 第9-19页 |
(一) 体感绘画阶段-涂鸦期(1岁半—3岁) | 第9页 |
(二)体感绘画与学习动机介入的交融期-符号期(3—9 岁) | 第9-11页 |
(三) 学习动机的确立-写实期(9—15岁) | 第11页 |
(四) 对不同时期儿童美术作品特点的分析 | 第11-16页 |
(五) 基于对儿童绘画的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及其原因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对现代派大师的作品分析来窥探他们艺术生涯的发展轨迹 | 第19-26页 |
(一) 艺术大师们的涂鸦期 | 第19-20页 |
(二) 大师们的写实期 | 第20-21页 |
(三) 大师们的过渡期 | 第21-22页 |
(四) 大师们的成熟期 | 第22-23页 |
(五) 大师们的回归期 | 第23-26页 |
第四章 近代大师与儿童在绘画语言方面的比较性分析 | 第26-31页 |
(一) 大师与儿童绘画在形式、内容、结构、技术等方面的差异 | 第27-28页 |
(二) 大师与儿童绘画在动机上的差异 | 第28-29页 |
(三) 大师与儿童绘画在表达内容的深度、广度、境界上的差异 | 第29-3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中文摘要 | 第34-37页 |
Abstract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