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课题来源 | 第8-9页 |
·时滞系统概述 | 第9页 |
·时滞过程控制策略研究 | 第9-13页 |
·PID 控制 | 第10页 |
·Smith 预测控制 | 第10页 |
·内模控制 | 第10-12页 |
·模糊控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时滞系统的Smith 预估控制与内模控制原理 | 第15-28页 |
·引言 | 第15页 |
·Smith 预估控制的时滞补偿原理 | 第15-20页 |
·Smith 预估控制原理 | 第15-17页 |
·Smith 预估器的计算机实现 | 第17-19页 |
·Smith 预估控制的不足及其改进 | 第19-20页 |
·内模控制(IMC) | 第20-26页 |
·内模结构 | 第20-22页 |
·IMC 的算法原理 | 第22页 |
·IMC 和理想控制器的性质 | 第22-23页 |
·控制器和滤波器的设计 | 第23-25页 |
·IMC 的实现 | 第25-26页 |
·IMC 结构与Smith 预估器的关系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模糊系统理论与模糊控制器 | 第28-40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模糊数学基础 | 第29-31页 |
·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 第29页 |
·模糊关系与模糊推理 | 第29-31页 |
·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器 | 第31-38页 |
·模糊控制系统 | 第31-32页 |
·模糊控制器及其设计 | 第32-38页 |
·模糊系统的性质 | 第38-39页 |
·万能逼近定理 | 第38-39页 |
·非线性PD 控制特性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模糊Smith 智能控制方法 | 第40-53页 |
·引言 | 第40页 |
·Smith 预估器的内模改进方案 | 第40-43页 |
·模糊Smith 智能控制方案 | 第43-44页 |
·系统仿真及参数整定规则 | 第44-52页 |
·增益K 发生变化 | 第45-47页 |
·时间常数T 发生变化 | 第47-50页 |
·时滞常数τ发生变化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 | 第53-67页 |
·引言 | 第53页 |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介绍 | 第53-55页 |
·系统硬件构架 | 第53-54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4-55页 |
·模糊Smith 控制器的设计 | 第55-62页 |
·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 | 第55-56页 |
·PID 控制器 | 第56-58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8-62页 |
·系统仿真分析与温控系统 | 第62-66页 |
·仿真分析 | 第62-65页 |
·电阻炉温度监控系统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