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思想品德课无痕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 第15-20页 |
(一) 思想品德课无痕教学的内涵 | 第15-17页 |
(二) 思想品德课无痕教学的特征 | 第17-20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无痕教学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 第20-27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无痕教学的必要性 | 第20-24页 |
1. 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需要无痕教学 | 第20-21页 |
2. 思想品德课的学科性质要求实施无痕教学 | 第21-22页 |
3.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呼唤无痕教学 | 第22-24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无痕教学的现实意义 | 第24-27页 |
1. 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 第24-25页 |
2. 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 第25-26页 |
3. 有利于促进初中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 第26页 |
4. 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德育的实效 | 第26-27页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无痕教学的实施 | 第27-50页 |
(一) 基于无痕教学理念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宏观设计 | 第28-34页 |
1. 更新教育理念——把握素质教育的本质 | 第28-29页 |
2. 提高教师素质——注重业务和修养并进 | 第29-30页 |
3. 转变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30-32页 |
4. 拓展教学内容——接轨学生的现实生活 | 第32-33页 |
5. 改革教学评价——力求教学评价发展性 | 第33-34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无痕教学的微观实施策略 | 第34-50页 |
1. 走进生活,做到预设的无痕 | 第34-36页 |
2. 悄无声息,重视导入的无痕 | 第36-40页 |
3. 创设情境,在互动中实施无痕教学 | 第40-44页 |
4. 关注意外,于生成时进行无痕教学 | 第44-47页 |
5. 融入实践,在拓展中实现无痕教学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