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在PLC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3页
   ·课题的来源、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课题的最终目标第12页
   ·课题的主要工作第12页
   ·论文结构第12-13页
第2章 Profibus 的介绍第13-19页
   ·Profibus 总线技术概况第13-14页
   ·Profibus 的协议结构第14-15页
   ·关于Profibus-DP第15-16页
     ·Profibus-DP 介绍第15页
     ·Profibus-DP 的相关规范第15-16页
   ·Profibus 产品的测试与认证第16-19页
     ·Profibus 产品测试的步骤和过程第17页
     ·测试的内容第17-19页
第3章 山科PLC 概况第19-23页
   ·山科PLC 的简介第19-20页
   ·山科系列PLC 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简介第20-22页
     ·山科PLC 的组成第20-21页
     ·山科PLC 的工作原理第21-22页
   ·山科PLC 现有通信方式的介绍第22-23页
第4章 Profibus 通讯模块设计方案的选择第23-27页
   ·用纯软件设计的方法实现Profibus-DP 通信第23页
   ·使用专用Profibus 通信ASIC 芯片来实现Profibus-DP 通信第23-24页
   ·使用Profibus-DP 的OEM 系列总线桥产品第24页
   ·确定设计方案第24-27页
第5章 Profibus 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第27-37页
   ·总体设计第27-28页
     ·Profibus-DP 通信模块的特点第27页
     ·Profibus-DP 通信模块的工作原理第27-28页
     ·Profibus-DP 通信模块的硬件概况第28页
   ·Profibus-DP 接口部分第28-30页
     ·ADM2486 介绍第29页
     ·Profibus 接口部分的硬件连接第29-30页
   ·数据处理部分第30-33页
     ·VPC3+C 的介绍第30-31页
     ·VPC3+C 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31-32页
     ·VPC3+C 的硬件连接第32-33页
   ·控制器部分第33-36页
     ·C8051F020 单片机的介绍第33-34页
     ·控制器部分的硬件电路第34页
     ·程序下载电路第34-35页
     ·电源与开关电路第35-36页
   ·PLC 端的接口设计第36-37页
第6章 Profibus 通信模块软件设计第37-51页
   ·总体设计第37-39页
   ·Profibus 从站状态机第39页
   ·VPC3+C 的初始化程序第39-44页
     ·VPC3+C 的内部空间分配第40-43页
     ·VPC3+C 的初始化操作第43-44页
   ·VPC3+C 的外部中断第44-46页
   ·通信模块的通信程序设计第46-48页
     ·VPC3+C 通信数据处理原理第46-47页
     ·数据交换的具体实现第47-48页
   ·通信模块GSD 文件的编制第48-51页
第7章 Profibus 通信测试实验第51-59页
   ·相关概念的介绍第51-52页
     ·组态Configuration第51-52页
     ·Profibus 主站的4 种模式第52页
   ·开发工具的介绍第52-53页
     ·Profibus Master 介绍第52页
     ·Anybus NetTool for PROFIBUS 介绍第52-53页
     ·GSD-Editor V2.1 介绍第53页
     ·KeilC51 编程软件的介绍第53页
     ·山科PLC 编程工具SK-PLC v1.0 介绍第53页
   ·山科PLC 自由口协议的测试第53-55页
   ·山科PLC Profibus 通信的测试第55-57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7-59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附录第61-67页
 附录A 单片机初始化程序第61-62页
 附录B 数据总长度与缓冲区指针首地址函数第62-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3页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3页
 一、发表学术论文第73页
 二、其它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设计元素与现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造纸设备控制系统网络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