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2-14页 |
| 1 引言 | 第14-39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页 |
| ·超绝热燃烧的概念 | 第14-15页 |
| ·多孔介质的特性及其应用 | 第15-16页 |
| ·预混气体多孔介质中燃烧的研究进展 | 第16-37页 |
| ·火焰驻定燃烧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火焰锋传播的研究进展 | 第19-32页 |
| ·往复流动下多孔介质中燃烧的研究进展 | 第32-37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7-39页 |
| 2 稀薄混合气低速过滤燃烧的实验研究 | 第39-52页 |
| ·实验装置和步骤 | 第39-44页 |
| ·燃烧系统 | 第39-40页 |
| ·循环水冷却系统 | 第40页 |
| ·供气系统 | 第40页 |
| ·流量测量系统 | 第40-43页 |
| ·温度测量系统 | 第43页 |
| ·实验过程和方法 | 第43-4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 ·低速过滤燃烧的瞬态特性 | 第44页 |
| ·稳定传播的燃烧波 | 第44-46页 |
| ·当量比的影响 | 第46-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3 稀薄预混气体低速过滤燃烧的理论分析 | 第52-66页 |
| ·控制方程 | 第52-53页 |
| ·热波与燃烧波的叠加 | 第53-55页 |
| ·燃烧波的分析 | 第55-60页 |
| ·基于假设反应区无限薄的分析 | 第55-56页 |
| ·基于假设反应区为狭窄区域的分析 | 第56-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 ·基于双温模型的气固相温度场分析 | 第60-64页 |
| ·理论分析的假设 | 第61页 |
| ·基于双温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61-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4 多孔介质中预混气在往复式流动下超绝热燃烧的理论分析 | 第66-85页 |
| ·RSCP的最高温度、燃烧器两侧的温度梯度 | 第66-71页 |
| ·简化理论解的建立 | 第66-68页 |
| ·燃烧器中的最高温度、燃烧器两侧温度梯度的推导 | 第68-71页 |
| ·简化理论解的应用 | 第71-73页 |
| ·RSCP燃烧器内固体温度分布 | 第71-72页 |
| ·工况参数对最高温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 ·简化理论解的分析 | 第73-82页 |
| ·构造燃烧器内固体温度分布 | 第73-76页 |
| ·贫可燃极限的预测及影响因素的讨论 | 第76-80页 |
| ·最大半周期的推导及讨论 | 第8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 5 预混气体在多孔介质中超绝热燃烧的数值模拟 | 第85-108页 |
| ·单向流动下稀薄混合气低速过滤燃烧的数值研究 | 第85-94页 |
| ·数学模型 | 第86-87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7-94页 |
| ·往复流动下考虑弥散效应的数值模拟 | 第94-106页 |
| ·问题描述 | 第94-96页 |
| ·数学模型 | 第96-98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98-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 6 往复流多孔介质燃烧器的二维数值模拟与结构改进 | 第108-119页 |
| ·物理模型简介 | 第108-109页 |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09-112页 |
| ·控制方程 | 第109-111页 |
| ·边界条件 | 第111-112页 |
| ·结果分析与改进 | 第112-118页 |
| ·温度和轴向速度分布 | 第112-114页 |
| ·多孔介质材料和结构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 ·结构改进及其结果 | 第116-1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 结论 | 第119-122页 |
| 1. 实验研究方面 | 第119页 |
| 2. 理论分析方面 | 第119-120页 |
| 3. 数值研究方面 | 第120-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31页 |
| 附录A 燃烧波与热波叠加的推导 | 第131-13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34-135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135-136页 |
| 致谢 | 第136-137页 |